李珂 河北體育學院
田徑是具有悠久歷史而且群眾基礎極為廣泛的運動。在高等教育階段,田徑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高校的田徑教學主要以走、跑、跳、擲等項目為主,開展好田徑教學,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大學生體育素養,培育大學生優良的精神品質。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高校田徑教學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學質量滯后于高校教學改革和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亟待解決。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促進田徑教學的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出田徑教學的教育功效,成為高校教科研的重點研究課題。
1.教學理念較為陳舊。田徑比賽是奧運會的金牌大戶,也是受到廣泛關注的體育競技項目。這種認識對高校田徑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即田徑教學就是要出成績。在唯成績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校田徑教學更加側重于學生的體能訓練和基本動作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而且大強度的訓練、統一的成績標準,也沒有照顧到大學生在興趣愛好、身體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性,使田徑教學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大學生參與的興趣,甚至會讓大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畏懼和排斥心理。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在高校田徑教學實踐中,“灌輸式”依然是主流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主導地位,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布置訓練任務、學生服從完成。這種教學模式沒有真正將學生置于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十分被動,無法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而且“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做的多,想的少,與大學生個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強的實際特征不相符,使得田徑教學的教育功效發揮不完全。
3.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師資力量一直是制約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問題,具體到田徑教學工作中,集中表現為:一是師資隊伍的結構問題,男女體育教師的比例不合理,女教師的數量不足,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二是專業能力問題,當前高校田徑教師的主要來源是體育院校,他們在田徑運動技能和競技水平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很多教師缺乏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領域的教育背景,導致在具體工作中,混淆了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的區別,不能夠站在育人高度去開展教學工作,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運用不及時、不充分,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推動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所必需的條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思想基礎和硬件基礎。
思想基礎方面,推動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就必須建立起符合高校教育改革方向,適應當代大學生成長需要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真正將教學重點落實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上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向全體。
硬件基礎方面。田徑教學對場地和器械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硬件基礎是推動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的物質保障。學校要加大硬件投入,尤其是要對常用運動器械進行及時檢查和更新,確保器械的完好率,在保證學生運動安全的同時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
1.優化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的優化,是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的重點。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突出田徑專業要求的同時,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體現出田徑的趣味性,以增強田徑運動對大學生的吸引力。目前效果比較理想的田徑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分層教學,分層教學能夠關注到不同學生在身體素質、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教學方法、目標要求等方面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受學生歡迎。實施分層教學,需要注意對學生層次劃分要科學合理,而且要根據學生發展情況隨時進行層級調整。二是游戲教學,田徑教學以體能訓練和動作訓練為主,相對于其他對抗性運動項目而言,學習過程需要大量的重復聯系,難免顯得枯燥。要將游戲合理的引入到教學中來,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點,設計游戲環節,利用好大學生表現欲和競爭意識強的年齡特點,使單調的訓練轉化為有趣的游戲,提高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三是信息教學,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輔助優勢,結合當代大學生習慣運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將田徑教學的課堂由操場擴展至網絡,如通過網絡平臺展開交流互動、擴寬學生田徑知識視野等。
2.豐富教學內容。高校田徑教學的創新發展,不但要重視學生田徑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提升,還要重視學生對田徑理論、田徑文化、運動知識、思想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如講授田徑運動的歷史,介紹國際田徑運動的最新發展動態等,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田徑運動;又如增加運動科學、運動醫學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健身,如何在運動中做好自我安全防護,為他們終身健身打下基礎;再如以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典型,引導學生學習他們頑強的意志品質,做好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3.完善評價機制。為了避免唯成績論對田徑教學帶來的影響,要結合實際完善田徑教學的評價機制。一是評價標準由單一向多元轉變,改變以往以運動成績一刀切的標準,在評價中加入學生的個性成長、體驗收獲、綜合素養等方面的內容,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全面;二是評價方式由單向向多向轉變,改變以往教師評價學生的單一方式,加入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等方式,讓評價更貼近于學生個體實際情況,讓評價給學生帶來成功感和自信心,充分發揮出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此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依托學生社團開展各種田徑比賽和田徑文化活動等,都是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實際合理加以運用,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