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靖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兒童福利院
如今,社會經濟水平大幅提升,進一步推進了兒童福利社會化進程。但仍有許多兒童福利院所用的養育模式和辦院模式十分陳舊,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為了提升兒童福利院的服務能力和范圍,提高兒童福利院的社會效益,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推進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創新。
系統化、完整化的組織結構,可以讓兒童福利院管理工作質效得到提升。因此,在創新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優化組織結構,建立高效管理體系至關重要。在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兒童福利院領導班子進行統籌規劃,建立科學的組織結構體系,為實現合理分工和高效管理奠定基礎。比如,基于結構科學、體系完整、層次分明、協調一致、重點突出和持續改進的原則構建兒童福利院組織結構體系,讓兒童福利院的體系建設更標準、服務水平更優越。
在此環節,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從維持兒童福利院正常運行的角度出發,基于辦公室、醫務科、教育科、總務科、財務科、寄養辦公室和家庭資源中心建立矩陣型組織結構。其中,各個科室相互獨立,但辦公室與家庭資源中心和寄養辦公室之間存在合作關系,能夠為有效處理兒童福利保障對象的入院、離院提供輔助。
為提高兒童福利院的管理質效,使其具備保障兒童福利的作用,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其管理服務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建立更具全面性、可行性和科學性的管理服務制度,為兒童福利院管理策略的有效落實提供制度保障。
在實際作業環節,兒童福利院應該明確各科室以及崗位權責,為實現高效管理和統一協調做好充足準備。比如,建立崗位責任制,基于組織結構和工作職責明確個人的崗位責任,并將責任落實于個人,從而真正實現人盡其責。同時,兒童福利院還應該通過完善制度,提升工作流程的規范性、有序性和可控性[1]。比如,建立服務工作標準制度,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作業準則和制度約束;建立流程細化和動態化管理制度,為實現工作成果追蹤和服務質量過程性評價做好充足準備;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服務制度,為滿足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要求和推進兒童福利院轉型發展提供保障。
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仰仗專業型、創新型人才。因此,深化人力資源管理,重視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是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創新的必經之路。在此環節,兒童福利院應該根據自身的業務開展需求和發展要求,明確人才隊伍建設需求,對院內的人力資源配置情況進行科學調整,進而為創新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提供保障。
為保證兒童福利院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院內的人才隊伍應該有三種人才組合而成:其一是專業人員;其二是管理人員;其三是后勤人員。在兒童福利院管理環節,保證各類型人才發揮專長、各司其職并協調合作,是實現兒童福利院高效運轉的關鍵。除了上述三種類型,志愿者也是兒童福利院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兒童福利院管理人員必須對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強化內外部人員溝通,為提升兒童福利院管理有效性做好準備。比如,基于專業對口原則開展人力資源分配;建立分級式人才評價制度,為科學評價人才和有效留存人才做好保障;構建人性化管理機制,建立全面地績效考核體系,為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奠定基礎。
此外,要實現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創新,還應該激發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2]。比如,打造學習型兒童福利院,讓工作者能在兒童福利院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為實現管理模式創新提供基礎;拓展資金來源,為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和保障創新型管理模式有效實施提供輔助;強化人才培訓,定期開展專業性培訓,助推管理人員個人成長等。
兒童福利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性,將會直接影響兒童福利院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因此,在創新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完善院內的基礎設施。在此環節,兒童福利院應該從多角度出發,積極擴展資金來源,為切實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比如,創新合作形式,加強政府政策對兒童福利院的保障和扶持,引導社會力量傾斜和援助,為完善兒童福利院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輔助。同時,還應該積極提升兒童福利院的信息化作業水平,為開展便捷、全面、高效的現代化管理奠定基礎。比如,建立網絡化管理平臺,為新入院兒童建立個人信息檔案、保健檔案、心理評估檔案、教育檔案、接送養檔案等,基于電子檔案系統對兒童福利院中的兒童信息進行動態化更新,為實現追蹤式管理提供保障。
總而言之,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的創新,十分有助于提升兒童福利院的管理質效,能讓兒童服務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在實際作業環節,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構建更為完善的組織結構體系和管理制度,打造專業化、優質化管理隊伍,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實推進兒童福利院管理模式創新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