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文 黑龍江七臺河寶泰隆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與其他行業不同,煤炭行業本身就有既傳統又特殊的特點,傳統的是其屬于我國比較傳統的一個行業,特殊的是其行業主要的工作多集中在地下礦井中,而礦井本身就存在空氣不流通、空氣混濁的特點,也正是這樣的工作條件和特點也使煤炭行業的危險性又增加了一分,對于安全管理企業來說礦井通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應用比較先進的通風技術才能保證礦井內的空氣質量、使礦井內的有毒氣體含量降到最低,從而保證礦井內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其工作的安全性,本文將從以下兩個角度談相關措施探究。
現在一提起煤礦行業很多人還是認為這是一個已經沒有什么利潤的“夕陽產業”,但其實并不是這樣,如今煤礦行業雖不如20 世紀景氣但仍屬于暴利行業之一,現如今的煤礦行業也處于“新興產業不再進入,老牌企業仍在擴張”的狀態,而這些老牌企業所進行的擴張就是指在原有的煤礦周圍開一些新的小煤礦,而這些小煤礦多屬于沒有國家經營許可的“小作坊”,這種小作坊的安全性也難以得到保障,為了提高小煤礦的經濟效益煤礦的管理者會竭盡全力的壓縮生產成本,在通風系統上更是能省則省,這種情況也常導致小型煤礦的生產建設風險性被無形的加大、給煤礦實際生產帶來巨大安全隱患。
一提起煤礦行業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傳統,的確,煤礦行業在我國屬于具有悠久歷史的行業之一,在煤礦行業生產建設之初所有的安全設施和安全基礎都是比較合乎生產建設的要求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煤炭生產技術難度也在不斷加大,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和開采難度的不斷擴大各種安全基礎也逐漸不滿足煤炭開采的要求,同時我們都知道對煤礦安全設施進行更新換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大工程,很多施工單位并不會選擇去及時的對其進行升級和換代,總是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也是這樣的心態使當前我國大多數煤礦存在安全基礎薄弱的情況,這種情況也進一步加大了煤礦開采的難度和開采人員的安全風險。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煤礦大多以一個洞口的形式出現,但其實煤礦本身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工程,地下開采更是深受地形地質情況的影響,一些地區存在地質不穩定的情況,在具體你開采時就需要相關人員及其小心,以免出現煤層坍塌的情況,在實際煤礦通風標準中曾明確要求,煤礦中必須包含有兩條安全通道,每一條都要與通風管道息息相關,但在現實管道開挖過程中常存在通風管理困難的情況,這種情況也導致煤礦安全疏散通道的挖設存在問題。
如今一和年輕人提起煤礦行業他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又苦又累又危險,這的確是煤礦行業的特點,也正是因為行業本身這樣的特點使煤礦行業越來越少的被年輕人所選擇,當前從事煤礦行業的多為上了年紀的“大叔”,這樣缺少年輕勞動力和新型技術人才的情況也使煤礦行業存在“一旦出現問題則解決周期長、產生影響大”的問題,嚴重影響煤礦的正常施工生產。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當前在我國煤礦仍屬于比較傳統的行業,通過敘述我們也能了解到這個傳統的行業如今正面臨著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被解決煤礦行業將被更少的人才所選擇,而這個行業的無人問津也是行業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那在實際煤礦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提高煤礦通風管理的安全性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實際煤礦通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一些煤礦的通風系統不夠完善,這樣的問題也常導致我國的一些小型煤礦的施工安全受到巨大影響,而針對這樣的問題,在煤礦通風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通風管理的重要意義,從保證施工安全的角度出發建立一套完善的通風管理系統,并配有專業的維護和保養人員對煤礦通風系統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而為了保證通風系統真的得到了定期的保養和維護相關管理者還必須設置專門的監管人員并設置完備的工作章程,以保證煤礦通風管理的每一項工作都真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種監管系統的完備也是通風管理系統走向完備的重要一步。
通過上文的敘述和實際經驗我們也能夠了解到煤礦通風系統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系統,系統內涉及的專業知識也是非常多的,這些知識的運用哪怕發生一個微小的問題也容易導致整個通風系統的垮塌,但如今存在的矛盾就是通風系統管理人員的素質嚴重不足,針對這樣的問題在實際煤礦通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對通風系統進行良好控制和管理,首先在人才雇傭方面就應該盡量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知識經驗的專業化人才,而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煤礦管理人員也應當明確責任主體,完善相應獎懲機制,將責任主體直接劃分到個人,這樣的權責劃分方式有助于煤礦通風管理過程中的每個人員都負起責任,這種人人負責的權責機制也有助于煤礦通風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發展。
通過全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煤礦屬于我國比較傳統的行業之一,危險性是這個行業的一大特點,近年來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被應用于煤礦的通風管理過程中,新的技術手段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礦的安全性,但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當前煤礦通風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也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其具體的解決方案并不僅僅上文提到的幾種,更多的方式還需要相關管理人員根據實際經驗去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