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儉堂 中共寧夏區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政府的扶持引導和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下,全市中小企業所涉足的行業也日漸增多,目前已涵蓋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煤炭、電力、特色農副產品加工、中藥材、水泥建材、鑄造、戰略新型材料、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旅游文化等多個行業。而就現階段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固原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仍然舉步維艱,面臨著明顯的運營成本上升、融資困難、資金鏈緊張、訂單減少等困難。
對于固原市中小企業而言,融資難的狀況并非是一個新出現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融資難問題一直存在。隨著固原市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增加,融資難問題更加凸顯。一是融資渠道單一,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只能間接融資,多依賴于銀行信貸和民間借貸,導致了固原市中小企業難以從獲取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資金。二是融資擔保機構稀缺。固原市目前共有融資擔保機構8 家,其中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7 家,政府參股、民營融資擔保機構1 家,2019 年底擔保余額37.7 億元,不足銀川市擔保余額的十分之一,機構數量和注冊資金嚴重不足。三是融資難度增大。現階段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企業信貸規模收緊、授信額度縮減、審批權限上收、貸款門檻提高及金融扶貧貸款集中到期等因素影響,企業貸款難度不斷增大。
固原市中小企業整體規模較小,企業集團化和產業集群化程度不高,各個產業的專業化程度較低、產業鏈短、配套設施不完善,科技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不足,很難在整個產業鏈中確立核心競爭優勢。一是高精尖產業嚴重稀缺,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行業,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普遍規模小,產業鏈條短,初級加工產品比重高,深加工產品、終端消費品及高附加值產品比重較低,科技含量高、技術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嚴重稀缺。二是行業龍頭企業較少。在各個產業鏈條中的各環節里均缺少有相對規模的和實力的龍頭企業,各行業內部能推動技術進步和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龍頭企業不多,產業競爭力不強。三是抗風險能力較弱。多年來受技術、人才、資金、土地等種種資源因素的制約,加之目前原材料、勞動力、流通領域的成本上升,資源環境制約加劇等諸多因素,使得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嚴重不足,生存發展步履艱難。
固原市中小企業整體創新意識不強,管理水平低,創新能力差,品牌意識不強,在人才引進、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等方面普遍投入不足。固原市各類科技型企業108 家,高新技術企業5 家,僅占全區的2.4%,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企業71 家,遠低于全區平均水平。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長期以來從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創新認識不夠充分,對企業自身投入研究的原始創新產品微乎其微。最終導致創新質量不足,產品不具備核心競爭力。
固原市中小企業大多為家族式管理,企業管理人員學歷層次普遍較低,人才匱乏也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科技型人才和高素質營銷人員仍尤其緊缺。據統計,2019 年全市民營企業從業人員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數約2950 人,占5.2%左右;中專及技工文化程度人數7630 人,占12.9%左右。具有高級職稱人數232 人,中級職稱人數1251 人,初級職稱人數3526人,初級職稱以上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總數8.4%。人才缺乏,招不來、留不住,已成為中小企業的短板,嚴重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大力促進支持各產業融合發展,由政府部門牽頭,研究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把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明確產業融合的重點領域、行業、區域,突出重點行業領域,每年謀劃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產業融合全面發展。鼓勵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利用當地自身特色,在集群集聚上做文章,如鹽化工產業,電力、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馬鈴薯、草畜產業,休閑旅游度假康復健康、旅游紀念品、手工編織產業,苗木花卉人造花產業等等。
鼓勵支持科技型成長型企業。整合農業、工業、科技、人才等專項資金,通過項目建設、資金獎補、融資擔保等手段,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應用和推廣力度,堅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扶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建強產業鏈。打造區域性知名品牌。支持民營企業開展質量追溯、宣傳營銷、產品策劃等,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區域性特色知名品牌和產品。鼓勵企業在區內外建立營銷網點,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為平臺,以沿海發達省市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為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
高度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一方面政府引導不斷健全企業家培訓體系,制定完善的企業家培訓計劃,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需企業自身發力,企業家面對當今社會機遇和風險并存的市場經濟浪潮中,要自立自強,傳承企業家精神、發揚工匠精神、敢于改革創新,方能護佑企業行穩致遠、根深葉茂。積極推行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中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培養和引進經營管理人才,探索建立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為企業持續發展、做大做強提供制度機制保障。根據固原市實際,應設計一套由家族成員和職業經理人共同參與的“互信共治”管理模式,并進一步推進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制衡機制,適應企業規模擴大化、資產社會化、股權分散化、管理專業化的要求,逐步變家族式企業為現代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