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娟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促使我國醫療體系也在不斷完善,醫療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醫院在此過程中想要實現良性發展,需要從自身情況出發,重視財務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預算管理的水平,以便能夠保障醫院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開展,不斷優化醫院資源配置,為醫院管理活動提供支持。
所謂的全面預算指代的是通過預算管理工作,將單位內部資源進行合理劃分,并且根據單位資源使用情況,有序開展考核控制的工作。全面預算是集控制、決策、計劃為一體的預算管理工作。針對醫院而言,近年來各大醫院著重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我國早從2017 年開始變加強了醫保政策監督力度,對醫院預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定各大醫院在運行過程中一定要核定收支、定向補助、按照規定使用結余,按照該原則開展管理預算工作,并且著重強調了預算管理中整體性的原則,要全面涉及醫院的各項經濟活動。在此情況下,公立醫院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其次,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一定要從醫院實際經營活動出發,全方位涉及醫院的經營活動,編制的相關預算指標要符合醫院發展的實際需求,并且還需要嚴格規定各部門所需資源的限額,以此提高醫院資源利用率,幫助醫院有效規避各項財務風險,為醫院實現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想要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效應用到醫院財務戰略中,首先醫院領導層以及財務管理人員要做好思想建設工作,從思想上認識到全面預算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認識,以便能夠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始終圍繞醫院整體經營計劃,合理規定全面預算工作。在此過程中,財務人員要盡快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加快職能角色的轉變,為醫院全面預算工作提供支持。其次,醫院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對預算組織結構不斷優化。通常情況下,有關全面預算組織結構都是采取三級管理的模式。第一層級由醫院領導以及財務部門構成,該層級主要負責全面預算目標以及方案的制定。第二層級主要有醫院中層領導以及預算管理人員構成,主要負責監督執行預算計劃,將計劃進行細分下達相關內容以及開展考評工作等。第三層級主要由醫院各科室以及預算人員構成,主要負責全民預算方案的執行、信息反饋等工作[2]。
醫院在運行過程中制定全面預算方案時,要始終保證各部門之間緊密聯系,彼此溝通順暢,并且要善于提取基層部門對全面預算指標的意見與建議,以便能夠有效減少后期調整工作。其次,在選取預算指標的過程中,無論是醫院領導層還是預算管理人員都應該謹遵醫院財務戰略指標,在醫院財務戰略指標的基礎上,不斷優化預算管理方案,促使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能夠充分結合[3]。再次,醫院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自身業務特點以及發展形勢,合理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項業務的特點,例如在采購工作中,要充分考慮采購物品的市場環境,將其作為醫院設備采購指標的編制因素,避免后期出現采購物品利用率低、維修保養成本較高等現象。此外,醫院還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設置預算管理辦公室,針對醫院運行過程中的所有經濟活動,分析預算管理指標的執行情況,尋找出預算管理與醫院財務戰略之間的偏差成因,采取針對性的手段進行解決,不斷優化預算指標管理體系,為醫院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奠定基礎。
針對醫院全面預算工作而言,完善的監管制度有助于落實預算管理方案,能夠為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基礎保障。根據以往我國醫院運行情況來看,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不斷完善預算監管制度。首先,醫院財務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醫院的所有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并且要以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為基礎,不斷拓展有關預算監管范圍,與此同時還需要將監管工作的重心不斷前移,以便能夠促使管理人員加強事前、事中控制[4]。在此過程中要保障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對預算管理工作實施全方位監管工作。其次,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工作過程中借鑒同類型醫院的監管制度模式,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同類型醫院的工作經驗,將優秀的工作經驗有效融入監督制度中。最后,財務管理部門要定期召開研討會,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結合醫院業務活動探討預算執行情況,進而提高醫院預算執行效率。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我國醫院運行情況來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醫院財務戰略的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醫院領導層以及財務管理部門領導要從思想上重視全面預算工作,對預算組織結構不斷優化,確保預算方案的科學合理性,使得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有章可循。在此過程中,醫院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完善預算監管制度,確保預算工作有效落實,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質量,為醫院實現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