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首先,加強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為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軟實力。新形勢下,企業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過程中,不斷涌現出大量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施工生產的艱巨任務和當前復雜環境,企業迫切需要擁有一支理想信念堅定、為人正直正派、工作能力過硬的政工人才隊伍,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積極氛圍,促進企業穩定健康發展。通過他們促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優化企業內外部發展環境,全力提升企業在發展中的軟實力,確保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加強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為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添動力。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要夯實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就要注重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而發揮以上三大作用,最終離不開政工干部隊伍的積極參與。這給政工部門、政工干部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只有提高政工部門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本領,才能具備做好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基礎。
第三,加強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為企業黨組織建設筑基礎。政工干部隊伍只有擁有良好的作風和政治素養,才能在開展企業政工工作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推進國有企業良性健康發展。近年來,一大批國有企業的政工干部吃苦耐勞、甘于寂寞、敢于創新,按照“落實、規范、創新、提升”的黨建工作模式,外樹形象,內提素質,開拓了黨建工作的新的良好局面。
一是動力不足。有的政工干部思想站位不高,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在施工企業中處于邊緣化的尷尬位置,政治工作可有可無,沒有前途和希望。一味的看重施工生產工作,認為那才是“主業”、是“主流”,對思想政治工作則不斷擠壓時間,時間久了,疲于應付,流于表面,無法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作用。
二是內力不足。從企業政工干部隊伍構成上來看,絕大部分政工干部是半路出家,不是所謂的“科班出身”,很多政工干部是由技術人員改任的。雖然他們內心希望做好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實踐經驗和引路人,不知道如何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將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加以融合,從而出現毫無頭緒、機械應付的情況,最終只能使工作效果事倍功半。
三是活力不足。很多政工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政治工作對企業施工生產作用不大,在抓基層單位政治工作時只是在工程例會上照本宣科,存在應付公事、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現象。還有的政工干部缺乏創新意識,沒有明晰的工作思路,缺乏堅定的工作目標。面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由于缺少經驗、沒有預案,容易手忙腳亂、瞻前顧后,缺少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這樣就難以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更遑論在創新中求發展了。
一是沒有緊跟形勢適應變化。隨著當今市場經濟的高速穩健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傳統的思想觀念、人文習慣、生產模式等受到新時代的巨大沖擊,各種思潮不斷涌現,給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帶來很大影響。面對新情況、新變化,有的國有企業未能充分認識形勢,做出針對性的調研、分析、論證,沒能及時改進和更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注重在實踐中創新。有的政工干部缺少理性思考與分析,思想上容易隨波逐流。
二是未充分重視學習教育。很多政工干部在工作伊始熱情較高,但隨著項目上工作任務瑣碎繁重、精神壓力大,大多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疏于學習進步。很多單位對政工干部關心不夠、學習教育力度不強,囿于各種現實條件限制,未能及時開展培訓學習。而不能及時學習新政策、新知識、新理論,阻礙了政工干部的理論水平提升,影響了工作效果,形成了惡性循環。
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近幾年,國有企業普遍在機制上做了一些改革,比如為大型項目在配備專職書記的同時,配備工委主任、政工部長,并享受項目副經理或部長待遇,從人員配備上保證了政工工作的正常開展。雖然實行了薪酬體系改革、晉升通道改革等一系列激勵機制,激發了政工人員的積極性,但從實施效果來看,激勵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激勵力度小、兌現不及時、指標不完備等。有的單位配套支持措施不足,很多政工干部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沒能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局面,一些干部依然存在“大鍋飯”思想,整個政工群體的競爭意識不強。
1.強化理論學習,提高綜合素養。學習是提升理論水平、增強黨性修養最便捷的途徑。作為政工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和自覺行動,以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升華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一是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夯實理論根基。二是要廣泛涉獵科學文化知識。不僅要學習政工知識,也要學習法律、政治、歷史、地理等科學知識,做到博聞強識,鍛煉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總結歸納能力、深入分析能力、舉一反三能力,有效推動實際工作。三是要學習業務知識。注意學習行業法規、政策,了解行業前沿理論、最新成果,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從而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2.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意識。在政工工作中,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面對各種不利局面,政工干部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發揮吃苦耐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正向引導作用,帶動企業員工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要增強服務意識、宗旨意識,明確工作定位,立足崗位、真誠付出,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企業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3.注重團結協作,堅定大局觀念。“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個崗位的團結協作,任何一個崗位都有其獨特價值和無可替代性,因此,作為一名政工干部,要時刻樹立大局意識,培養全局觀念。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不相容時,要摒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想,從大局著想,正確分析形勢,以整體利益為考量,做出合理判斷和選擇。只有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營建團結和諧的企業氛圍,才能夠協調各種力量形成巨大合力,成為牢不可破、堅不可摧、戰無不勝的堅強集體。
4.大膽解放思想,勇于開拓創新。一是要規范基礎工作。嚴格按照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的規定執行,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這是工作高效進行的前提,也是進行創新發展的基礎。二是要提升對待工作的主動性。古人曾經總結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預見性,注意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完成好上級要求的任務,更及時做好上級尚未要求而實際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務。三是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從事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采取靈活新穎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改變工作觀念僵化、固定思維模式的習慣,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運用新的科技手段,運用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為陳舊過時的工作模式注入新的源泉和動力。
新常態下從事施工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對政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政工干部應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教誨,不斷增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做到既熟知政工業務,又了解施工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更為游刃有余,提高工作的時效性、針對性,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有企業政工干部,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