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濰坊市政務服務中心
商事登記又被稱作為商業登記,主要指公民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在營業所在地區登記管理部門提交商事相關申請,經由其進行登記的法律行為。商事登記是實現交易活動的重要條件,也是政府了解國家市場交易情況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國與商事登記有關的法律已經進行改革,其登記和審查的門檻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和簡化,使我國的市場交易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但同時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解決。
商事登記是一種法律要求的行為,其主要的管理監控機關為政府的權力部門,國家需要對市場經濟的交易活動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禁止商事的私法行為。商事登記有以下功能:其一,通過商事登記,獲取到市場交易的相關條件和基礎后,能夠使商事負責人之間進行相互的溝通和交易,對市場交易產生影響。其二,通過商事登記能夠使政府部門等對具有營利性質的商事活動進行管理,同時賦予商事負責人一定的公共權力。
簡而言之,商事登記的功能中,首先能夠對商事主體進行登記和審核,商事負責人將實際的營業信息等進行書面的整合后交付,通過相應的審查后能夠賦予其一定的商業信用值,使其能夠在相關法律的允許下進行市場交易活動[1]。其次,商事負責人依法進行商事登記,有利于保護企業實際交易活動的合法利益。商事負責人在進行登記審查后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公信力,在進行商事活動時,能夠合理的保護自身權益不受外部第三人的侵害。最后,通過商事登記,能夠提高國家對商事負責人和相關市場交易與活動等的監督管理力度,在進行登記時,需要商事負責人上交詳細的資料,有利于加強對其的了解和管理,另外,通過對其的了解,國家能夠根據整體的發展規劃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對不同的商事活動進行管理。另外,通過登記的信息,能夠作為稅收的依據,對商事主體進行監督。
我國目前與商事制度有關的法律包括《公司法》與《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規定和制度,但不同的法律中對于公司和商事登記與監督的要求不夠健全,如在《公司法》中,對于公司一定時間段內的資金流動等沒有規定和限額,商事負責人只需要通過登記,就能夠擁有公司的相應權限,而不必有實際的市場交易活動,這對于市場的正常交易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商事法律等方面的立法和調整,完善目前的商事登記相關的法律法規,將不同的法律進行有機的整合,實現完全的覆蓋,減少法律中的薄弱和漏洞。相關部門應對目前的《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等所有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審查,工作人員可以借助科學設備等來提高工作效率,對規定內容有重復的規定進行整理,對于其中有沖突性質的條例進行整改,使其能夠更加符合實際的情況,滿足商事登記工作的需求[2]。將法律條例進行解讀,探究其中是否存在之前未發現的漏洞,加強對商事活動的規定,對于與商事主體利益相關的規定應進行細致的考量。提高整體法律法規的覆蓋率。
在實際的完善過程中,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根據相似的情況來尋找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并將其與我國實際的情況進行對比與調整,使得商事登記的相關法律得到統一化和完整化。加強對商事負責人和相關公司的調查和了解,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規。
我國在經過商事登記的改革后,不僅簡化了登記的流程和審核程序,同時將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這對于商事負責人的自身控制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企業對自身的行為負責,自覺遵守誠信經營的要求。商事登記為主體人提供信譽值和相應的權利,能夠避免第三人對其產生不良影響,但在對公司的資本進行設立時,相關部門缺乏對股東的監督,導致不能分辨出實際的注冊成本的來源,企業將總資本進行驗證后,直接提升公司的實力和誠信度。雖然這使得公民參與市場交易率和創辦商事活動的效率等有一定的提高,但對其產生的風險性沒有進行評估。對于第三人來說,其面臨的風險更大,無法保證合作企業的資金運轉狀況,對于合作公司的誠信度的判斷也不準確,影響整體市場交易。
我國目前我國對于商事登記申請需要進行核準,在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后才能進行登記。應加強對市場風險的把控,相關部門應對申請企業進行嚴格的調查與監督,對于不同性質的企業,如個人獨資、合伙或外資企業等進行全面的審查。嚴格的審查對于我國的市場穩定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執行也較為麻煩。我國將商事登記簡化的主要目標是鼓勵公民進行登記和市場交易,提高我國市場的發展,因此,行管部門應對登記進行合理規劃,不能過于簡單,同時也避免太過于煩瑣,可以通過加強后續的監督和管理來進行對企業的實際管理和了解,定期對企業進行檢查,提高年檢的實際執行效果,提高對企業的管理和對市場交易狀態的維護,為公民提供真實的信息與商業信用值。
綜上所述,為促進市場交易的平穩發展,在進行商事登記的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加強對企業的審核與監督,提高市場交易發展的安全性,實現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使商事登記管理更加的完善,符合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