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程程 唐山曹妃甸動力煤儲配有限公司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人力、技術、資金等是企業管理的重點。但是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與信息對企業的經營決策、運營發展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影響,成為現代企業的管理核心。為了掌握更加全面的、更具有時效性的信息,要求企業在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的前提下,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內外資源整合利用,挖掘數據信息的參考價值,從而幫助企業更好的開展經營管理。因此,新時期構建適合企業業務開展需要的新型經營管理模式,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在大數據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經營管理決策對于信息的依賴程度將逐漸提高。基于此,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對于企業處理內外部信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多元化信息作為基礎,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將會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的減少決策風險。以往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由于掌握的外部信息不夠全面、缺乏時效,多數情況下是基于個人的管理經驗,這種情況下的經營決策,就容易有失偏頗。相比之下,運用大數據技術,一來是可以收集海量的數據信息,二來可以將這些信息進行匯總、整合、分析、利用,從而讓決策有了更加詳細的依據。
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必須警惕互聯網環境下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隱私性等問題。例如,企業的一些財務信息、核心技術等,均屬于商業機密,這些數據信息一旦泄露,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也會制約企業的發展。企業方面雖然采取了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啟用了防火墻、安裝了殺毒軟件等,但是只能防范常規的安全問題,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黑客攻擊,這些被動防護手段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企業如何保證數據的隱私西與安全性,成為大數據時代經營管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如上文所述,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成為現代企業寶貴的財富,對于數據信息的利用水平,不僅是企業管理能力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決定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企業在構建經營管理模式時,必須要嘗試提供多種信息收集渠道。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雙管齊下,提高信息收集效率,保證信息全面性與時效性。“線上”渠道就是利用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平臺,實時監控、動態獲取各部門的經營信息和業務數據;“線下”渠道則是收集各部門的報表、資料、文件,從中提取信息。
適應大數據時代要求的經營管理模式,除了要建成更加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有更加先進的信息設備外,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具備互聯網思維,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從這一方面來看,信息化管理人才也是企業構建經營管理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元素。一種措施是利用人才引進這一渠道,將信息技術水平作為選聘企業管理人才的重要指標,逐漸提高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比例;另一種措施則是利用企業提供的人力資源培訓機會,將信息技術作為培訓重點。通過這兩種措施,讓企業擁有更多信息化管理人才,為大數據時代的經營管理提供人力支持。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必須構建完善的數據管理平臺,以更加規范化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對于各類管理信息的高效處理。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就是將企業不同部門、不同業務,以信息管理平臺為契機,進行統一整合。例如將財務與業務進行整合,在防范財務風險、指導業務開展上發揮了信息技術優勢。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也有助于破解以往企業經營管理中客觀存在的信息鴻溝問題,讓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做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決策,進而指導企業各項工作更好開展。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應該將信息數據作為企業的資產,以數據信息作為基礎,深化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通過智能化的信息處理實現數據的有效利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構建完善的、科學的網絡,深入分析企業網絡構建的理論,基于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立足企業發展,著眼企業服務,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加快企業信息網絡構建,逐步提高企業信息網絡的創新能力,強化對多元化信息的處理與分析。
大數據時代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轉變,必須基于人力資源的有效整合,這就要求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并形成長效的培訓機制,重點對數據開發和管理人員以及軟件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的評價機制,創造出復合型人才,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另外,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還可以精準的掌握員工的利益訴求和發展需要,以及找準員工存在的短板,從而讓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以更低的成本投入,取得更加理想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效。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需要企業在各個方面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和改變。在客觀看待信息技術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多方面影響的基礎上,還要嘗試提供技術上、人力上的必要支持,包括儲備更多信息化管理人才、搭建一體化管理平臺。只有奠定好這些基礎,才能實現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