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城固縣供電分公司
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中,計量方法是其中重要的衡量形式,近年來備受我國民眾關注。智能電表中遠程自動抄表是一種不需要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就能完成工作的新型電力資源管理設備。解決人工工作的低效率性和數據誤差等問題,進一步推進電力管理的發展。其成為未來電力管理系統的主要發展形勢,對提升電力系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智能電表遠程抄表可以為用戶帶來優質的服務,應用遠程抄表可以及時向用戶發送供電狀態和相關政策的變化,實行差異化的優質服務理念。通過該系統的負荷監控,可實時調整負荷,更加有利于電網的安全運行,并且引導用戶錯峰用電。針對偷電、漏電遠程電表及時監控用戶的用電情況,對于線損管理具有重大意義。實施集約化的遠程抄表,進一步節省勞動量,工作人員可以有更多時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工作。遠程抄表對于加快接管中間層的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將中間層總表納入監控系統。傳統形式上的收費一般為一個月收一次,采用智能電表就可以進行每月多次發行收費,增加資金利用率催促欠費用戶及時進行電費繳納。變電所進行遠程抄表可以有效地測量出電能最大需量、電壓、電流以及功率等相關數據。實現分時計量可以對母線進行分析,為實行可停電電價給予技術支持。
遠程抄表就是在普通電表的基礎上,添加電子計數器和通訊模塊,形成智能電表。通過通訊系統可以將計數效果傳到終端系統上,實現計量抄表。當前的電力系統中,主要有以下三種遠程抄表形式。第一,變電站電量遠程抄表。變電站計量表和遠程抄表端通常依靠電話線的形式進行通信,光纖通信等相關寬帶技術在變電站中的發展,可以通過網絡通訊方式取代電話通訊方式。第二,市區直供用戶電量遠程抄表。直供用戶間的電能數據傳輸形式一般是由負控系統實施的,通訊主要以高頻電臺、無線電網或GSM 等形式。電能遠程抄表在大容量客戶身上已經基本實現,但部分小容量客戶依舊未接入到系統之中。第三,普通居民和配電變壓器電量遠程抄表。根據配電區臺為單位,把其中數據全部集中稱為集中器。然后通過專用通道將其傳輸至遠程抄表站,即為當下最實用且經濟的形式。
現階段,居民安裝的載波計量表等智能變電已經具備遠程抄表的條件,而普通電表也可以通過改造的形式變為智能電表。機械表的改造形式成本比較高,運行效果和使用效果都不是很好。不具備改造的條件很少利用在實際之中,目前,城區內的用戶使用其比例也比較小。在實際中運行智能電表遠程抄表系統,不僅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更加便于相關技術的應用。比如:負荷預測、自動線損計算、異常用電分析、缺項檢測、相位平衡分析以及設備故障檢測,并且對停電時間和停電持續時間可以進行相關技術分析。對于處理意外停電和電能質量分析,用電糾紛和用電管理等方面,皆具有極好效果[1]。
為更好的進行線損管理,則需要在遠程抄表系統上再增加一套線損分析系統。基于原本的系統,再建設一套系統,可更加詳細的進行遠程抄表技術分析,加強對線損的有關管理。
使用智能電表遠程抄表技術節省下來的人工,可以進行線損稽查和防竊電管理。根據線損管理系統的特性,提升系統的防竊電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首先,減少抄表工作人員。其次,成立線損稽查小組對系統進行及時的監控和分析,產生報警信息時及時上報。最后,管理部門應根據相關的分析報表對稽查小組進行考核分析。
遠程電表的防竊管理系統,具有以下有點。第一,該系統反應迅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范圍內發現并分析竊電行為,及時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第二,其在全供電系統范圍內進行電量計算,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阻止稽查監督人員對竊電行為的及時發現。所以智能電表遠程抄表技術的斷面線損管理可根本上解決用且竊電的問題,進一步降低管理線損。
在當前的管理模式下,營銷計算中非常容易出現管理基礎不到位的情況。比如因工作量大、人員責任心弱,導致的計量臺賬更新不及時、新用戶無人抄表等情況的發生。其不僅對經濟造成損失,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遠程抄表技術可以避免此類問題,及時發現基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相關問題。
營銷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是追補電量的問題,常常因追補依據不足而導致的糾紛很多。因計量表的損壞在一段時間內無法進行電能計量,所以需要進行追補電量。傳統線損管理中,很難及時發現計量表計的問題,會造成失去計量時間過長追補電量大。進行追補電量時,往往很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作造成糾紛。遠程抄表技術中的線損系統可以很短時間內發現存在的問題,將電量損失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竊電用戶的相關行為[2]。
綜上所述,智能電表遠程抄表的運行,不僅為相關工作帶來了便利條件,也為電力營銷系統信息化打下來基礎。與此同時,提升了供電質量和對用戶服務水平,大大減少了電力工作者的勞動量,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智能電表遠程抄表在電力系統中是值得大力推廣和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