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南昌國資產業經營集團有限公司
要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具備內在精神支柱,即企業文化,此為成敗的關鍵。企業生存與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而且能夠為工作人員注入活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通過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融合,能夠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與企業生產、運營等均息息相關。為充分融合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需要提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如若不然將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導致其喪失應有基礎。唯有在具備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才可以構建具有內在涵義的企業文化,從而影響工作人員內心,確保企業健康長遠發展。基于市場經營環境下,運用企業文化這一價值觀念,每一種文化所體現出的價值觀念存在一定差異。對于企業價值觀,可以對工作人員日常工作及其行為產生相應影響。因此,從管理上能夠展現企業文化,相關管理人員需要以全體工作人員為對象,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提升其思想覺悟,讓他們與企業有共同發展目標,通過利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豐富企業文化內在涵義,讓工作人員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工作中,貫徹落實企業文化理念[1]。
企業內部環境與其今后發展密切相關,倘若企業工作人員的凝聚力較小,沒有較強團隊意識,一味著眼于個人利益,勢必阻礙企業健康長遠發展。因此,企業需要科學合理創設內部環境,確保其穩定性,這對于企業今后發展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優秀企業一定要組建一支具有較強專業性而且工作效率高的人才隊伍,從人力資源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當有機融合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時候,企業需要以人力資源管理為切入點,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而且加強創新,全方位促進評價考核體系、薪酬體系等改革工作開展深化。同時,企業還需要認識到,從人力資源方面改革相關制度的時候,必須加強工作人員培訓與素質測評等,這是最重要的內容,企業一定要側重于這部分改革工作。針對工作人員而言,在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需要充分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實現高效工作。因此企業需要為工作人員創設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重視他們自身的發展與職業規劃,使其在企業中獲得相應收獲,而且實現其個人社會價值。當實施人力資源管理時,企業需要嚴格遵守擇優以及公平原則,全方位考核每一名工作人員,從中選出素質與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結合他們的優勢合理安排崗位。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利用激勵機制,實現其作用最大化,通過利用有效獎懲措施,限制工作人員每一項行為,從各個方面提升工作人員面貌,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通常情況下,企業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企業,應該利用相關載體發揮出更大作用。企業需要積極構建每一種企業文化載體,而且科學合理編制方案,所應用的具體措施往往有五種。其一,建立專門的宣傳角,合理有效運用網絡等,以此推廣企業文化理念[2]。其二,以企業文化為核心,合理制作相關手冊,以此呈現一系列勵志故事,并且闡釋企業文化內在涵義。其三,通過開展多樣化活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讓工作人員更加全面地認識企業文化,比如激勵工作人員,讓他們認識企業文化內在涵義,而且合理設置獎項,促使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其四,通過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強化工作人員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其五,企業應該制定諸多意義重大的符號化企業文化用品,主要包括標牌、標語等,從而讓工作人員潛移默化地了解與體會企業文化。利用以上各項措施,工作人員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企業文化,進一步使其對企業文化表示認可,更好約束他們自己的言行,全身心融入企業發展建設[3]。
對于企業高管而言,需要圍繞企業文化價值,形成正確認識,唯有明確企業文化價值,才可以據此促進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企業發展戰略。當企業處于運行狀態時,高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唯有這部分人員做好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才能夠更好建設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高管需要全面深入認識企業文化內在涵義,清晰了解企業文化對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增強工作人員凝聚力,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讓企業在更大限度上獲取經濟效益。另外,企業文化還可以讓企業管理者與全體工作人員形成共同價值觀,由此圍繞共同發展目標不斷努力,強化企業凝聚力,不斷提高其競爭力。
為確立企業文化,相關管理者需要結合企業具體狀況,建立獨樹一幟的企業文化。由實際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存在較大盲目性,完全模仿其他企業的企業文化,沒有自己的特色,導致企業文化停留于表面,嚴重缺乏實質。在此條件下所建立的企業文化無法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為更好生存與發展,一定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那么,應該實現與企業管理的有機融合,兩者密不可分,企業文化可以體現出獨樹一幟的行為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因此應該在企業文化基礎上開展企業管理工作。通過充分融合企業文化與愜意管理,可以增強工作人員的企業認同感,提高他們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其價值最大化,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