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誠 濰坊昌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防水混凝土結構又被稱作抗滲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混凝土結構,目前主要用于地下防水工程中,其施工完成后,可接著進行基坑回填,因此施工比較方便,即可縮短工期、減少成本,又可以確保施工質量。在房建工程中應用防水混凝土結構的時候,應高度重視防滲漏施工,原因在于其施工質量對防水混凝土結構的防水效果產生著直接影響。
防水混凝土結構指的是具備一定防水能力、本身密實性較好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兼有抗滲、承載、圍護等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抗侵蝕、耐凍融等功能。伴隨著混凝土的商品化、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及其配套生產、振搗、運輸設備的創新與優化,防水混凝土結構已經成為地下防水工程的手段防水技術措施。應用較多的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劑防水混凝土。
首先,普通防水混凝土。其原料基本與普通混凝土相同,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基礎上,還要參考抗滲設計等級進行配置。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砂漿主要起粘結、填充作用,而在防水混凝土之中,水泥砂漿還要在石子周圍形成優質、一定數量的砂漿包裹層,以減少混凝土內部縫隙、毛細管的產生,切斷潛在的滲水通路,達到結構抗滲的要求。
其次,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其是將一定量的外加劑,如引氣劑、減水劑膨脹劑、加氣劑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之中,從而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結構組成及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密實度,達到防水、抗滲的目的。
材料質量的高低,對施工質量產生著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鑒于此,必須對材料進行合理選擇。首先,在對水泥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應盡量選擇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安定性能較好、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水泥購買完成之后,在良好環境下進行保管、存儲,以預防水泥受潮,進而成團結塊,嚴禁使用成團結塊的水泥進行施工。其次,在對砂石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應選擇孔隙率較小的砂石,最大粒徑不可超過40毫米,并要選擇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砂石,嚴禁使用石子表面包裹粉塵、泥土或者是泥土呈塊狀的砂石。再次,應對水灰比進行合理控制,水灰比的大小,對混凝土的孔隙數量、大小產生著直接的影響,直接關系到結構的密實性。通常情況下,水灰比越小,則結構密實性越大,水灰比越大,則結構的密實性越低。應根據這一原理,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優化調整,并要確保混凝土具有和易性、抗滲性。最好將水灰比控制在0.60以下。最后,對外加劑進行選擇的時候,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常用的外加劑包括膨脹劑、加氣劑、氯化鐵、減水劑及三乙醇胺等。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內部組織結構,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密實性。
首先,混凝土攪拌時,必須保障原料投入量的科學性、外加劑的適量性、手法的規范性、水量把控的嚴格性以及靜止時間的合理性。共同加入水泥、外加劑,以使攪拌更分散。加入適量試劑之后,攪拌0.5~1分鐘再加水一次,再攪拌2分鐘左右。最好采用機器進行攪拌,并確保力度均衡。其次,混凝土運輸中,注意避免離析現象的出現,盡量在30分鐘內將混凝土運送到現場。再次,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時,確保布料厚度均勻,邊澆筑、邊振動,快插慢拔,嚴格控制振距,避免過振、漏振問題的出現。最后,混凝土養護,通常是混凝土澆筑后5小時鋪蓋、澆水,以避免混凝土脫水、水泥水化不完全,影響結構防滲漏功能。養護時間應在14天以上。
為確保防水混凝土結構的防滲漏功能,應做好細部處理。首先,針對預埋件,應做好防水工作,可以將止水鐵板焊接在預埋件上。其次,施工縫。應盡可能地縮小、減少甚至避免施工縫。底板應連續澆筑,以減少施工縫的出現。施工前,先清除表面存在的浮粒,進行清洗、鑿毛處理。混凝土澆筑前,先鋪一層與混凝土的灰砂比與材料相同的、20~25毫米厚的水泥砂漿,以減少施工縫的出現。墻體的水平施工縫,宜選擇鋼板止水縫、企口縫或者是平口縫,并確保其與板面的距離不超過200毫米,與穿墻孔邊緣之間的距離不超過300毫米,并要避免墻體上出現垂直縫。最后,做好對拉螺栓、穿墻管的防水處理,針對穿過防水混凝土結構的穿墻管,應提前預埋套管,并焊止水鐵板,在穿管的時候,注意將預埋套管固定好,用封口鋼板在一端將套管、管道焊牢,另一端縫隙則使用防水材料進行填塞,然后使用封口鋼板進行封堵,從而避免滲漏問題的出現。
綜上所述,防水混凝土結構在房建工程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基于此,應加強對房建防水混凝土結構防滲漏施工技術的研究,從優選材料、加強施工管理、做好細部處理等多個方面入手,從每一個細節上盡量減少滲漏風險,提高防水混凝土結構的防滲漏性能,從而為實現防水混凝土結構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