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晴 洛陽理工學院財務處
如今,各高校智慧校園的建設不斷完善,高校財務管理系統也隨之飛速發展。就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而言,建立信息共享集成平臺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會計檔案電子化也應運而生。就智慧校園建設投入資金分布而言,硬件設施建設投入占比較大,軟件投入比重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
不少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仍將重點集中于會計核算,對于新生的信息系統軟件模塊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重硬件輕軟件。部分高校管理者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資金支持力度不夠。上述因素導致了財務管理信息化及會計檔案電子化建設力度不強。
會計電子檔案的節省存儲空間和人力、方便查閱、利于數據分析,但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管理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是數據共享存在網絡安全問題,存在黑客非法入侵財務服務器,泄露個人隱私數據、數據被篡改的隱患;二是該類原始資料不再保存紙質文檔,若遇火災、水患或其他因素,一旦存儲出現問題,后果將非常嚴重;三是相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方面認識不足,易造成相關數據的無意泄露及被不法分子惡意收集。
不少高校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初期缺乏系統的全局規劃和頂層設計,各部門分別建立獨立的業務系統,且各部門系統之間標準不一,設計多樣,導致數據無法實現實時共享,重復勞動,效率低下。比如,學生辦理休學復學等學籍變動業務時,會涉及所在院系、宿管中心、教務處、財務處、教材室等多個部門,違背了“讓信息多跑步,讓師生少跑路”的原則,且存在少部分學生對其需辦理業務的完整手續不夠了解,造成漏辦手續。各部門在分析匯總相關數據時就會出現
偏差,工作效率低下。
一是各高校財務從業人員相對不足。在秦鋰等對教育部各類直屬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的調查中顯示,約43.58%的被調查者對本校現有財務人員配置數量不滿意。二是既懂計算機軟件等操作又熟悉財務業務流程的綜合型人才相對比較欠缺。因此,高校很難較好的滿足財務管理信息化在人員配備方面的需求。
高校管理者、財務管理從業者、其他業務相關者均應轉變對信息化及數據共享的思想觀念,認識到如今信息共享時代需要與時俱進,利用軟件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數據的真實合法性,方便查閱對接、利于數據分析。
1、信息中心牽頭,與各業務歸口單位交流溝通、相互配合做好網絡數據安全保障工作。一是選用安全穩定的正版系統軟件進行網絡與軟件設計,提升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二是應當利用專業的系統防火墻及殺毒軟件加強網絡安全管理;三是確保由專人對網絡系統的服務器進行管理,禁止使用外來移動設備或安裝不明軟件,以免設備或程序中的病毒對網絡系統造成損害。四是確保軟硬件設施的資金支持,建立標準化機房并進行實時監控,做到防盜、防火及防水。
2、強化內部控制管理
一是在信息系統安全方面,應建立有效的檔案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數據庫及時完整備份,確保存儲介質的安全性。
二是在會計檔案信息化電子化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從檔案存儲、檔案管理到檔案利用的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
在財務信息系統中引入商旅平臺、快遞物流平臺、網上合同管理系統、采供平臺等,減少“信息孤島”現象的發生,推動業財深度融合、信息數據共享。比如,在網上報賬平臺融合上述平臺,結合電子票據,報賬者只需簡單操作即可直接將報銷數據傳輸到網報系統,實時生成電子影像資料存檔,“讓信息多跑路、讓師生少跑路”,有助于提高工作辦事效率,同時也確保了原始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高校已經實現了學校集中結算差旅費、快遞費等業務,該舉措解放了報賬者,集中結算又減少了財務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時高校能以相對優惠的價格進行集中結算,可謂一舉三得。學生管理平臺也可集成財務電子票據管理系統、教務處、各學院、宿管中心等模塊,業財融合,信息共享。
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引進新鮮血液,拓展新思維、新視野;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的持續培養、加強與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財務從業人員自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綜合素養,以滿足日益提高的財務管理要求。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高校完善現代化教育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勢所趨;從解決現實需求出發,倒逼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改革以更好地助力高校長遠發展。我們要用一分為二而的觀點看問題,既要正視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所做出的貢獻、又不能忽視網絡安全等帶來的挑戰。同時高校應結合自身辦學層次、規模、業務類型等實際情況,找到適合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