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平 孟琳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化縣供電分公司
電力系統進行運行時,電能計量與電網核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是準確計算的基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易存在著一些影響因素,若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還會影響到其結果,甚至出現誤差,影響到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影響到電網運行質量與經濟效益。因此,對于電能計量工作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策略,促進行業持續發展。
電能進行計量工作過程中,其裝置作為重要設備,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人們用電需求不斷提升,科技更新速度取得迅速發展,使電網建設也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國家也加大對于智能電網的建設力度。但結合當前實際分析,雖然對計量誤差引起高度重視,但卻沒有充分考量二次回路設計中的漏洞。目前,偷電、漏電現象時有發生,受多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對計量工作造成惡劣影響,同時還會對電力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結合目前防護手段分析,計量箱防護仍需不斷完善,且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導致誤差的存在。結合整體現狀分析,雖實際性能得到落實,但開關、導線等環節質量控制仍不完善,需要引起重視。
諧波對電能計量產生重要影響,也是環境影響因素,同時影響到電子式與電磁式電能表,后者工頻比較窄,極易造成計量值與實際間的誤差,非線性裝置,會使計量值比實際用電量要小。而前者會逐步將基波、諧波等同等化,進而影響到精確度。
第一是,工作人員在對計量表數值進行核對時,往往出現的概率較大,進而產生所記錄的電量與實際值不相符,導致誤差的存在,若比實際計量值大時,會增加用戶的實際用電費用,進而造成經濟損失。部分工作人員由于專業素質不足,在實際進行安裝時,沒有嚴格依據規范進行,導致操作沒有滿足標準要求,進而造成誤差的存在;計量裝置缺乏日常維修與管理,相關部門缺乏重視程度,對產生故障的裝置,沒有及時進行維修,進而導致故障的存在。
實際進行工作時,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溫度、電流以及電壓等,都會造成計量誤差,通過對誤差的有效分析可知,在電能表工作時,其所處環境受到突變,常會對電能表計數的準確性造成影響,此外,電能表內部電流以及外接線電流之間的誤差,也會導致電能表計量數據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到電壓波動,此種誤差與電流誤差基本一致,只要電壓與外部線路電壓出現差異,就會造成滑輪轉動誤差,進而影響到電能表的準確性,而引發偏差。
電能計量裝置出現故障,就要及時做好檢修,若裝置損耗嚴重,就要立即進行更換。相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提升專業能力,強化責任意識,這些都與工作效率有著直接關系,同時對工作人員產生重要影響,有利于更好的做好日常檢修與維護工作,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
為了有效處理諧波造成的影響,就要從功率計量入手,一是不要進行諧波功率的計量與反饋,二是對諧波與基波功率進行計量。可采取高階低通濾波器實現第一種模式,而通過使用寬頻帶功率電能表實現第二種的應用。此外,還要結合工作實際,科學進行選擇。
第一,將電能計量監督工作落實到個人,強化責任監管機制的實施,作為電能計量中的關鍵環節,其系統運行現狀與監督質量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電能計量監督若無法落實到工作人員身上,遇到故障時就得不到及時處理,并影響到設備的穩定運行;第二,一旦設備產生故障,就要具體到實際結構中,及時找到存在的故障,同時制定有效策略,對故障進行優化,并為其他人員提供指導,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提升服務水平;第三,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保護意識,在工作過程中,易產生各類故障,相關人員必須及時進行處理,以避免此類問題的再出現。此外,工作人員防護手段對用戶產生重要影響,只有提升安全意識,才能更好地處理安全隱患,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電能表實際進行安裝時,需要對計量點的位置合理進行選擇,在實際進行選擇過程中,需要對計量裝置的安裝區域進行確定,以此對計量點位置進行確認。在對計量點位置進行選擇時,工作人員減少電流互感器內部負載大小,以提升計量準確性。若計量位置設置準確,能夠有效減少導線之間的距離,以減少電阻大小,使整個互感器負載得到控制。在安裝前,需要選擇適合的位置,通過線路連接設計,降低裝置的誤差。
第一,加大計量裝置智能化的普及力度,逐步實現全國智能化計量網絡的應用及其發展,使計量工作能夠高效運行,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第二,強化計量裝置的研究力度,提升整體質量水平;第三,加大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相關部門還要與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國外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整體水平。
第一,將設備的監管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盡可能避免在運行中故障的存在,同時合理安裝設備,嚴格依據規范進行安排,從而保障計量工作的穩步運行,為了確保設備的高效運轉,延長使用期限,還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換。一旦發現設備存在問題,就要及時做出處理,以確保設備能夠高效運行。
總而言之,電能計量工作過程中,故障的存在對裝置精確性產生重要影響,同時與用戶以及企業間有著直接關系,所以,需要對其引起重視,采取完善的處理策略,加快智能化發展,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加強與國外先進經驗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而提升電能計量的整體質量與效率,促進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