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吉 浙江省榮軍醫院
預算績效管理是全面預算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管理模式試講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緊密結合在一起,以單位組織的戰略目標作為導向,全面預測并籌劃該單位組織未來一定時間內的收支業務及財務結果,同時對該預測執行的過程進行全過程的控制、監督與分析,并對執行的結果進行及時的評價、反饋。在我國各個公立醫院中實施這一管理模式,運用系統的方法,對公立醫院自身的預算運行進行監督、控制,并對績效目標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定與反饋。通過這樣有目標地進行預算編制,更好地監控預算執行的情況,并對預算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最后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工作質量,能進一步促進公立醫院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有效提升公立醫院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其競爭力,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供優秀的服務。
在公立醫院運行中,隨著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很多地區的公立醫院面臨著收入源日益狹窄而醫療服務成本卻逐年升高的窘境。通過實施并不斷優化醫院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僅能推進醫藥衛生改革的深化,同時還能通過加強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對于預算資金的管理,逐漸優化公立醫院的管理狀況,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通過監督并評價財政資金投入與產出的效果,及時發現醫院在這一管理工作中潛藏的不足與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這樣就會幫助該公立醫院建筑一整套從預算編制、執行到結果的評價與應用的高效績效管理體系,從而為該醫院的管理者在進行各種決策時,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參考依據。最后,通過事實并不斷優化公立醫院預算績效管理模式,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還能提高其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從而在提升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增強其社會效益,進而促進醫院戰略目標的達成。
當前,公立醫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其目的是更合理地分配、調度預算資金及其他方面的醫療衛生資源,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靠良好的制度。因此,當前我國各地的公立醫院要想有效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模式的實施,首先必須科學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時,相關公立醫院首先要轉變管理人員的管理思維,依據績效管理的要求,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并以最終的績效結果作為導向,制定出學科、合理的效監管制度,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如相關醫療工作的負責人,由他們嚴格把控預算資金的收支及其他醫療資源的使用情況,最后還要由這些負責人負責預算結果的考評,也就是考察并評工作目標是否達到預期的成果。如果沒有完成相應的任務,則應探索出錯的環節,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從而確保制度更規范地執行,同時也利于工作目標的達成及過程的監管。
當前,公立醫院要想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還應該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體系。在公立醫院的運行中,因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成本效益性、利益性與風險性共存的顯著特征,因此,作為公立醫院的中高層管理者,就必須從約束、激勵和執行這三個方面著手,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工作的優化方案。但因為公立醫院的醫療活動具有公益性質,需要承擔大量的公益性醫療服務工作,而且,公立醫院的醫療收費是由政府部門進行定價的,任何一項醫療活動的收入都是固定的。要想實現自身的成本控制,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須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利用HIS、HRP 等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構建本醫院在醫療流程方面的績效管理體系,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這樣才能優化醫療流程,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最終實現凈收益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對公立醫院的預算編制、執行與評價進行全流程的監管,能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其健康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應重視預算績效管理模式的實施,科學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立預算績效信息管理體系,加強預算成本和績效的融合管理,并對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多元化的評價,從而逐步提升自身管理的實效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