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顯鑫 王慧
摘 要:長白山是國家5A級景區,其優越的地貌環境與生態資源為目前吉林旅游市場所獨有。作為吉林省唯一一個5A級自然風景區,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對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條件、現狀、發展以及影響和需要采取的措施等進行了深入剖析,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為長白山的旅游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長白山;長白山旅游;鄉村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2(b)--02
本文為了研究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資源,根據原有的文獻綜述,再加上針對長白山區域的內容設計、理念原則,以及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需要采取的措施等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討,盡個人所能為長白山區域旅游出一份力。
1 長白山區域現有特色
長白山因為曾經被清朝封山,而又緊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存在,因此民族和區域測差別再次凸顯出來,不同樣式的傳統文化和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成為長白山區域特有的靚麗風景[1]。
如東北的土炕、滿族的薩滿文化,他們不僅有著居民住宅的特色,飲食和節日上也非常有特色更有類似于宗教祭祀、祈福等表演活動。朝鮮族風味美食以及他們特有的朝族服飾,如打糕、延吉冷面等,這些美食能夠給旅游者留下獨有的記憶。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凸顯出長白山區域的文化,更能表達吉林省省內特有文化存在的價值。我們得以把薩滿文化、朝鮮族文化宣揚出去,宣傳屬于咱們吉林省的民族文化,宣揚屬于長白山區域的民族文化。
2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影響
2.1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積極作用
2.1.1 生態旅游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長白山目前的旅游方式,大多數都是兩日游,在長白山附近居住一宿,泡溫泉。更有一日游,早上5點左右發車,晚間8、9點返回出發地點。這樣非常不利于帶動當地的經濟,在開發生態旅游的過程中,不僅要大大增加游客的參觀量,游客的居住、衣食住行等都要增加。這樣,服務產業就會隨之而來,人們在這里住宿,便會產生一系列的消費、吃飯、夜間的游覽、購物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平。
2.1.2 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因為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交通行業、餐飲行業、住宿行業、銷售行業等服務行業開始增多,旅游紀念品制造行業也會增加,這就給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當地居民得以擺脫那種靠山吃山的傳統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偷獵、偷伐的現象,真正做到改善自然保護地區與當地居民的關系。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就業當中,例如酒店業、餐飲業的服務人員、管理人員。景區的服務人員、管理人員等,使直接受益居民參與生態旅游和保護的工作,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1.3 生態旅游可以提高長白山區域知名度
很多人們知道長白山,卻以為只有天池、瀑布。很多人都不會來這里觀看景色,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文化品牌。例如張家界出名的,便是棧道和玻璃橋。因此,需要打出我們所獨有的長白山天池、長白山瀑布。再加上如今生態旅游的到來,不僅讓人們知道長白山自然景色的優美,還能讓旅游者了解我們的民俗文化,了解我們獨有的旅游產品。
2.2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消極影響
2.2.1 植被影響
對于生態旅游建設,必然的問題就是交通行業,以及服務行業等。建設高山公路會破壞大片植被,而且還會有滑坡、水土流失等風險。例如2#電站引水渠道工程建設時僅選線不合理就破壞了6359m2的植被,其中破壞岳樺64株,破壞國家三類保護植物牛皮杜鵑1150m2。在海拔2590m的高山公路一側,1983年抽樣調查時,植被覆蓋度為30%,有植物7種;1996年調查,植被覆蓋度降至10%,植物降至5種。而服務建設的旅館、酒店等,必然也需要從山林之中開墾出一片空地,無論是修建,還是修建之后的運營,對于植物來說都是災難。
2.2.2 野生動物影響
長白山區域野生動物十分豐富,在修路之后,對于野生動物沖撞公路等問題隨之而來。尤其在冬天,很多動物吃不飽,食物供給不足,使得雪狐、紫貂、野豬等為了果腹而不斷奔跑去尋找食物。冬天路滑,在躲避動物的同時還要躲避其他車輛,而汽車尾氣等也會影響鳥類生存。
2.2.3 環保問題
開展生態旅游,人們吃飯住宿的問題便隨之而來。燒火煮飯、生火取暖等,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還好說,人們的生活垃圾、工業廢氣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它們對于環境的污染非常大,我們要著重考慮。
3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
3.1 完善基礎設施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我們需要改善交通條件,提高從長白山區域周邊的城鎮進入旅游區開始,多修建環保公路,盡量架橋,降低航空費用,增加進去臨近航班數量。也可以多多利用觀光纜車,讓人們在滿足好奇心的同時,也做到了環保。而對于景區內部,在道路上可以進行租賃單人自行車、雙人自行車等,還可以修建吊橋等具有特色的道路,做到盡量環保。
3.2 制定合理分區,控制客流量
開展生態旅游,必須將客流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環境所能承受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不能舍本逐末。一方面要從長白山區域保護情況出發,進行合理分區,設定旅游區、核心生態區等。這樣不僅可以針對性地保護我們的環境資源,還能讓游客感受到、體會到旅游的意義,而且不可以在核心生態區開展旅游活動;另一方面,要限制控制游客的客流量,如果客流量過大,就會給環境造成不小的損害。為了防止客流過多對景區造成的破壞,我們必須嚴格要求,比如每一天限定進入的人數,可以提前預約等。對于進入景區的人們,我們也可以進行景區內部分流,多運用交通網,使得各景區之間相連,緩減客流量過大的壓力。
3.3 設計旅游活動,減少環境干擾
我們應該把環境問題放在首位,要盡可能把改善環境、保護環境同旅游發展到一起。結合長白山區域的具體情況,可以設計一些例如采集標本、釣魚等這樣的活動。在觀察動物時,可以站在臺子上進行遠觀,不能打擾到它們的生活習性。對于植物,盡量不要隨意拈花折草。對于較大的景區,可以開展生態旅游路徑,讓游客們定向游覽,而且四周盡可能多的設立垃圾桶,防止垃圾對環境進行二次污染。在交通方面,我們也可以盡量多使用纜車、環保車等,使得我們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而且可以舉辦長白山區域特有的節日,來做到宣傳環保、宣傳旅游景點等目的。
3.4 開發新的旅游產品,突出長白山區域特點
中國旅游產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各地區的旅游產品大多都缺少特點,很多地區的旅游產品,都已經形成已久,甚至頗有特色。例如北京的烤鴨、涮羊肉等美食;故宮、長城、天壇等古都文化;上海的東方明珠、外灘;天津的天津之眼、狗不理包子;還有湖南張家界的天梯、四川九寨溝等都以獨特的景色吸引著游客。因此我們要對長白山區域的旅游產品進行深度的開發和研究,除了現階段以長白山土特產為基礎開發的旅游產品之外,還應該根據薩滿文化、東北的二人轉等民俗文化來開展旅游產品,如一些精加工的山珍藥材綠色保健品等。我們要主推屬于長白山區域的文化。這樣,我們便可以充分地宣傳長白山區域獨有的長白山文化,還能宣傳長白山人杰地靈、環境優美等特點。
3.5 提高環保意識
3.5.1 加大監管力度
面對生活垃圾,我們要通過運輸,盡量遠離長白山區域,現如今很多垃圾對大自然的污染十分嚴重,不僅會侵害河流,更會侵害土地,使得本來保存完整的樹木、森林等,漸漸開始凋零。所以面對生活污水等垃圾,我們應當盡量防止游客過分使用洗發水、洗面奶等,禁止游客使用洗衣液,服務相關部門也要控制使用,而且我們可以通過高價出售洗面奶、沐浴露、洗發水等沐浴產品,間接阻止消費者的過度使用,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3.5.2 出臺相應政策
我們應該重點保護長白山區域的環境不遭受破壞,所以應該建議出臺并實施針對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法律法規,保證景區內外環保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所以在這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出臺關于長白山區域旅游生態環境的指導意見和措施方案,而且還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并建立專項小組,針對各地區環境進行檢查、循環檢查。對于那些損害長白山區域環境的行為和形象等項目進行相應的處罰措施。
4 長白山區域鄉村生態旅游的展望
鄉村生態旅游是生態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人不僅僅希望加入大自然,更希望能體會到祖祖輩輩,曾經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生態旅游主要是讓人們去體會那些未被人類過度影響的景色。鄉村生態旅游不僅是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目前旅游業大力推崇的旅行方式,更是當今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通過鄉村生態旅游可以有效地利用長白山地區的資源,在促進旅游者體驗鄉村旅游的同時,也能號召旅游者對于環境方面的保護。
參考文獻
吉林省旅游局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吉林導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李敏.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別,2015(05).
俞芬,千懷遂,段海來.鄉村生態旅游規劃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8(02).
金怡,康興梁,孫文生.長白山生態旅游發展研究[J].吉林林業科技,2007(03):42-47.
唐曉丹,徐昌貴,徐東北.長白山區域民宿業發展的可行性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 2017(20).
鄭文俊.基于旅游視角的鄉村景觀吸引力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9.
鮑超,方創琳.長白山生態旅游資源的組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6(02):115-122.
朱顏明,王寧.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影響及其保護[J].山地學報,1999(04):353-357.
吳建華,鄭向敏.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