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如美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在慢性腎炎患者中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腎炎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納入時間為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35例和研究組35例。其中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模式,研究組給予循證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的腎功能恢復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標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 結論:在慢性腎炎患者中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慢性腎炎;循證護理;干預模式;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03;R473.5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2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phritis.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p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 They were enrolled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5 case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35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by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he recovery of renal func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24-hour urinary protein index, serum creatinine (SCr) index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慢性腎炎全稱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該病在臨床上的起病形式各異,病情具有遷延性,且病變程度緩慢[1]。慢性腎炎在目前還未有徹底治愈的臨床治療方式,一般情況下僅以藥物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以慢性腎炎患者為中心,就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在其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腎炎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納入時間為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35例和研究組35例。其中參照組有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為(51.78±5.78)歲;研究組有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51.37±6.42)歲。對兩組患者的線性資料進行對比,其組間差異性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模式: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病情護理、飲食干預等基礎護理工作。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干預模式:①確定護理主題: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綜合病情、心理、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提出護循證護理的主題。②探索循證依據:從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參考文獻、知網、萬方等數據庫以及臨床經驗探索循證依據。③制定并落實護理方案:通過交流、溝通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為患者展開連續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給予患者用藥、飲食、行為等各方面的護理指導等。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情況,檢測并記錄兩組患者的24h尿蛋白指標、血肌酐(SCr)指標和血尿素氮(BUN)指標,三者均與護理效果成反比例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統計處理選取SPSS18.0軟件,應用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s)代表,當(P<0.05)時證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標均低于參照組且組間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該病在臨床上尚未得出明確的病因,但經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該病可能與原蟲、病毒、細菌等感染現象穿過非免疫機制、炎癥介質因子以及免疫機制等因素有關[2]。
循證護理是循證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充分結合科研理論與臨床經驗,以患者為基礎,以現代醫學護理理念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將循證護理應用于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從確定護理主題、探索循證依據、制定并落實護理方案、心理護理等多個方面出發展開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標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應用循證護理有利于優化慢性腎炎患者的整體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炎患者中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況必花, 肖嵐. 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腎炎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校醫, 2017, 31(10):79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