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達州 635000
近年來,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肉牛養殖技術得到了一定提高和完善,我國的肉牛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較大程度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隨著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肉牛養殖中的環保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養殖戶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關注。因此,應重視肉牛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保證肉牛養殖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隨著我國肉牛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前肉牛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糞便等排泄物,成了養殖戶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我國大部分肉牛養殖場都沒有糞便等排泄物處理的配套設施,造成肉牛的糞便等排泄物得不到有效及時的處理,使蚊蠅滋生,病菌傳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1]。
肉牛的養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其需求量遠遠高于人類。當前大部分肉牛養殖場多采用集約化、規模化的養殖模式,肉牛每天產生大量的糞便、尿液等排泄物,由于量太大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科學處理,造成大量的排泄物進入地表水系或地下水中,嚴重污染了水資源,加之用大量的水來清洗場地,導致污水橫流,四處污染。這樣一來,水資源浪費嚴重。
肉牛養殖過程中,肉牛的腸道通過發酵,每天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甲烷,其不僅會對肉牛的飼養環境造成威脅,而且還會污染空氣。此外,在肉牛的養殖過程中,肉牛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污染氣體,污染氣體不僅會誘發肉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而且會降低空氣質量。
肉牛養殖場應對肉牛產生的液體糞便和尿液等排泄物進行厭氧處理,并進行貯存;對肉牛產生的干糞進行堆放腐熟發酵,并用發酵的糞便澆灌農作物,實現肉牛養殖廢物的綜合利用;對病死肉牛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肉牛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2]。
加大“牛-沼-果”“牛-沼-稻”“牛-沼-蔬”“牛-沼-林”等生態養殖模式的推廣[3]。生態養殖技術的實施可將現有的肉牛養殖密集區作為生態養殖技術推廣基地,發展肉牛生態養殖農業試點。在實際的肉牛生態養殖中,養殖戶可使用節水的肉牛飲水設備,并依照農牧結合的方式和資源循環利用的原則,將養殖污水進行分流灌溉農作物,實現肉牛養殖污水的生態利用。
肉牛養殖戶應當根據肉牛的養殖規模、資金狀況、養殖現狀等情況,建立并完善相應的養殖排污的排放、獸藥的使用和養殖環境的布局等管理規定,樹立嚴格的標準。環保監管部門和畜牧獸醫監管部門應制定相應的監管規范,并針對肉牛養殖的特點,進一步加強對養殖場內空氣、水資源和土壤的監管力度,清楚了解被監管對象的養殖環境衛生狀況,并對出現環保問題的肉牛養殖場做出整改意見,使肉牛養殖中的環保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肉牛養殖產業作為我國畜牧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為了使其得到健康可持續發展,要關注肉牛養殖過程中所造成的環保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加強肉牛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完善監管機制,實現肉牛養殖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優良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