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錄,展惠英,張興輝,師海雄,李翠林,吳 尚
(1 蘭州文理學院 化工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西北民族大學 化工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從近幾年的教學經驗來分析,我校分析化學教學團隊根據教學方式的不同,將研討式、啟發式和任務驅動式等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即便如此,但想在有限的學時內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依舊不容樂觀。產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基礎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由于分析化學知識點繁雜,各個章節所涉及的公式較多,而想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有限的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便具有挑戰性。而采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課堂知識面,但是此種方法進度快,會使部分學生對于有些內容學習不夠完整;(2)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礙。傳統的教學模式便是線下課堂,此方法便是利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從而導致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有所下降,使課堂知識傳授效果不佳,限制了學生自主鉆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3)達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其認知水平、思維方式以及做事風格等多方面都是千差萬別,這對于教師的授課模式來說,具有極大的強制性,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進行教學改革必不可少。
近年來,在傳統課堂教學和在線開放課程兩方面均存在不足之處,眾多專家學者開始研究混合教學模式[1]。混合教學模式便是在傳統學習方式和互聯網絡學習方式二者的基礎上,將其結合起來進行授課的一種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課程準備和授課過程中,將線下課堂與網絡信息相互融合,使教學過程“線下”與“線上”有機結合[2],更具有新意,在此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引導、啟發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加高效的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便于教師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優勢互補,更好的改善教學方法,靈活轉換角色,進一步更新學生的認知方式,從而達到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目前,“PPT云課堂教學法”是來自北京大學的趙國棟教授推廣的一種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方法[3]。該方法采用當前國際上最流行的“快課技術”,以 Power Point為基本工具,將語音轉換、動漫人物、手繪動畫、自助錄課、交互設計和社交網絡發布等多種設計軟件巧妙地相互融合,軟硬件結合,構建出一套創新性的適合普通學科教師自主使用的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解決方案。這種教學法以 PPT 為起點,易學實用、操作簡便、技術門檻低,集簡易硬件、快捷軟件與教學設計三位一體,能幫助學科教師在短時間內輕松地實現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的融合,實現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之應用,開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信息化教學之路[4]。
近年來,利用我校引進的超星學習通平臺,通過“快課技術”,以 PPT 為基本工具,將語音轉換、動漫人物、手繪動畫、自助錄課、交互設計和社交網絡發布等多種軟件巧妙地相互融合,軟硬件結合,構建出一套創新性適合普通學科教師自主使用的一套反饋互動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并將“PPT云課堂教學法”應用到分析化學課堂中。
我院分析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混合式教學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積極探索“PPT 云課堂教學法”在分析化學教學中應用,將一些重點學習內容以不同的學習形式,然后上傳至學習通,讓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實驗教學,可由教師經過選擇之后,將相關視頻上傳至云課堂,讓學生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分析化學中沉淀滴定法為例,采用的教學方式便是云課堂,教師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以便于在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此章節的重點難點內容為吸附指示劑的變色原理,教師可以將關鍵步驟以視頻的方式上傳到相關軟件,之后由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既簡便又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PPT云課堂教學法”,我校分析化學教學團隊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構建了一套反饋互動式混合教學模式。具體包括:
教師在學習通上傳相關材料,經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鉆研、自我反思,及時反饋,以便教師有針對性的備課。
(1)學生在自學觀看視頻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學習,教師及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知識點把握情況,然后完善教學方案。
(2)在問題探討時,互相討論學習,解答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通過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掌握和理解。
(3)檢測部分一般為客觀題,學生答完題之后,平臺會自動批閱,讓學生及時發現錯誤。
(4)準備課題報告。學生通過自學、與小組成員進行商量、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等多種方式,對所學知識做一個總結匯報,以此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分組討論要求教師設計討論具有深度和層次的題目,使分組討論在課前完成,以此提高授課效率,定期準備 PPT 匯報。
(5)課前測試。利用智慧教學平臺設定測試內容,讓學生及時參加測試,使學生更加自覺地進行自主學習,以便于在課堂上及時反饋不懂的知識。
從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檢測來探討,教師應該即時發現學生所反饋的問題,有目的性的組織學生討論問題,發現關鍵所在,及時指導。對于在線互動輔導技術支持工具而言,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1)屏幕共享,全員聚焦。教師利用線上教學工具將學生邀請進入會議室后,利用軟件的“分享屏幕”功能,將教學資源分享于學生,使全體學生的目光聚集于屏幕上的內容,通過集體學習的方式,從而掌握來自教師電腦屏幕共享的教學材料。
(2)分享資源,靈活運用。在播放資源的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組織學生集體觀看在課前就已經準備好的相關的視頻內容,讓學生對相關材料進行學習以及進行知識譜圖的設計,使他們自主總結知識點。教師可以從多角度展示資源多樣性,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及時引用,找到屬于吱吱的學習途徑和方法。
(3)相互交流,深度學習。在線上教學時,利用屏幕分享功能,讓學生更加清晰的看到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提出問題,以便于讓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利用屏幕筆在屏幕上板書,勾畫出問題所在或者關鍵內容,在學生作業以及視頻播放過程中,隨時開展師生互動,變換教學內容,達到視頻播放自如,在遇到問題時及時找到解決的方法。在互動過程中,這是師生一個對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管理能力。
(4)強化管理,提高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展,讓他們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通過比較學生的學習反饋,以及每一位學生遇到的問題的不同,進行針對性教導,同時可利用學生線下學習的優勢,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到具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中。
在PPT云課堂教學法支持下進行的混合教學模式,它既讓教師發揮了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了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習效果,使教師充分利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這種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互補,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實現靈活轉換角色,更新學生認識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兩年的教學時間,在師生的密切配合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有著較好的學習效果,并且在學校教學評價調研中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