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濤,林 雪,申紅望,董抒華,譚洪生,朱國全
(1.山東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2. 淄博職業學院陶瓷琉璃藝術系,山東 淄博 255314)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其理念主要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導向的教育取向和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設置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并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3]。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是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基本訓練,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課程。生產實習是在學習了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之后進行的。作為認識實習的深化過程和理論聯系實際過程,生產實習進一步增加感性認識,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所涉及的有關材料行業的特點、作用與地位有更深入的了解;詳細了解材料行業的組織形式、管理方式、生產工藝、產品類型及用途;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堅定學習信念,為后續綜合實驗、畢業設計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專業生產實習環節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學生完成專業課的學習之后,在第七學期進行的,分為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時間為四周,校內實習一周,校外實習三周,一共有六個實習企業。根據專業認證的要求,結合近幾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教學實踐與經驗,對實習教學進行研究和改進。
根據專業認證的要求制定了本專業的培養方案,方案中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畢業要求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設置能支持畢業要求的達成,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相對應。我們對生產實習的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明確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教學內容與課程目標的關系,教學方法和學習建議,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方式。課程目標主要包括:(1)加深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本專業在生產建設中的作用與地位,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學科前沿;(2)學會資料的收集、歸納及整理,能夠利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方法,對現場生產工藝過程及設備應用情況進行觀察及記錄,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對專業實習過程進行歸納、總結、撰寫實習報告;(3)在高分子材料產品設計、生產、分析測試等過程的工程實踐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及負責人的角色,并開展有效工作;(4)培養社會責任感,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理解并堅守職業道德規范,綜合考慮法律、環境與可持續性發展等因素影響,在工程實踐中能堅持公眾利益優先;(5)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具備一定的協調、管理、溝通、競爭與合作能力,了解研發、測試、技術支持、營銷等部門的管理工作。課程目標滿足應用工程知識、分析工程問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評價工程與社會、開展個人和團隊工作、開展有效溝通、應用項目管理的要求和遵守職業道德的畢業要求。
按照《山東理工大學實習教學管理規定》有關規定,制定《實習教學大綱》、《實習教學計劃》《實習教學指導書》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本科生實習運行制度》等教學文件和制度,確保實習教學質量。實習教學工作由教學院長負責,學院應成立“實習教學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教師、學生實習前的學習動員和實習期間的檢查指導工作,同時及時了解和解決實習期間出現的困難及問題。實習結束后及時做好實習總結與評定工作。實習全部采用“校友邦”實習管理平臺進行管理。院(系)專業、班級、教師、學生、實踐課程、實踐基地等基礎數據信息,由學院教學工作辦公室系統管理員統一錄入;實習計劃創建、考核規則設置、參與形式設置、指導教師關聯,由系主任統一設置。在網上設置要求提交的日志或周志,要求日志每篇不少于200字,周志每篇不少于500字,同時需附有本人實習過程的照片,照片應反映實習工作環境、實習內容、實習生活等。安排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或具有一定帶實習教學經驗的管理人員擔任實習負責人,應堅持“老、中、青”三結合的原則。實習期間,實習指導教師應經常登錄“校友邦”實習管理平臺,了解學生實習動態,及時批閱學生日志、周志及實習報告,并給予專業性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答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問題,保證學生的實習質量,使實習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實習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集中答辯匯報,督促學生重新回顧實習場景,確保實習教學效果。指導教師對學生撰寫的實習報告和個人實習總結批閱后寫出評語,并結合學生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給出成績,也可會同實習單位指導人員一起進行。
以前實習企業不夠重視,學生實習給企業帶來企業管理和生產上的不便,企業擔心他們的技術或管理模式被泄露,只安排學生簡單地參觀一下車間,停留時間短,學生缺少與技術人員的交流,實習一些無關緊要的崗位,學生的實習效果比較差。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們加強與企業合作交流,積極進行校外校內實習基地建設。
盡量做到產學研相結合,逐漸形成相互促進、互惠互利機制。調動實習基地參與實習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可以根據企業和課程的需要,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兩方面的資源,在學校或企業安排進行一些實驗課程和畢業論文。系里每年都會派老師去企業實踐鍛煉或擔任科技副總,一方面了解企業的管理制度和進行實際生產訓練,提高老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他們遇到的一些專業方面的問題,為老師帶來一些橫向科研項目,也可以共同申報產學研項目,比如淄博市校城融合項目。經過多年的努力,本專業的實習基地已經達到17個,涉及化工、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測試、電子商務等領域,能夠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需求。我們主要安排在這幾家實習企業進行實習:淄博中南塑膠有限公司、山東赫爾希膠囊有限公司、山東文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英科環保資源回收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淄博朗達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等。產品包括藥包材、植物空心膠囊、PE塑料管材管件、PE給水管材管件、PE燃氣管材、塑料檢查井、塑料化糞池、一體式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碳纖維復合材料管件、環保框條等。涉及到擠出(發泡)成型,注塑成型,壓延成型、復合材料纏繞成型、膠囊合成以及與高分子材料有關的信息編輯、電子商務等領域。在實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與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的交流,親自參與企業產品生產的某個工序的,加深了對企業和生產實踐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實習效果。
校內實習基地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的有效補充,可以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節省外出經費,每個學生可進行親自動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材料學院專門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設立了校內實習實訓基地,配備混合設備、單雙螺桿擠出機組、注射機組、橡膠混煉設備等多條高分子材料加工生產線。在校內實習基地采用雙螺桿擠出機組,進行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粒料的生產。采用混煉設備進行橡膠的塑煉、混煉,模壓成型制備橡膠制品。采用注射機組進行晾衣架的生產。學生從原料的混合、工藝參數的設定、注射機的操作、制品后處理各個環節全員參與,制備出來的晾衣架人手一個,學生們拿著自己的作品都非常有收獲感和成就感。通過校內實習,學生加深了對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設計、混合、成型加工設備和工藝的認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專業認證的要求,評價的焦點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根據學生學習的效果對考核評價體系進行不斷的改進。考核內容與課程目標內容相對應。考核方式主要有平時表現、實習日志、實習答辯、實習報告。平時表現(20%)包括考勤、實習紀律、實習準備、實習過程中表現。實習日志(20%):認真記錄實習見聞,配上相應的實習照片,實習結束當天傳到校友邦實習平臺由老師批閱。實習報告(40%)內容應包括:企業簡介和生產、經營、管理手段和方法;各種材料的原料類型,主要設備的性能,材料的加工成型技術,生產工藝流程,產品性能;原料和產品的測試方法;各生產環節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實習心得體會。實習報告內容完整,有1~2個主要工件加工全過程的書面總結,有工程圖樣和現場生產工藝流程,有對實習內容的認識和體會;實習日志完整、記錄清楚真實;平時表現積極認真;思考題回答準確。實習答辯(20%)實習結束后一周內進行實習答辯,加深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實習答辯,學生對實習內容、實習心得體會進行報告陳述,然后由老師根據考核內容進行提問。實習成績根據學生的工作態度、實習效果、出勤情況以及考核成績等予以綜合評分,并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記分。
按照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和規范,不斷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進行總結和完善,能夠促進教學目標和專業培養目標的達成,培養既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又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