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 代曉嵐
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貨車主要制造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創建由一線骨干員工及安全、工藝、設備技術專業人員聯合組成的“安全創新工作室”,著力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提升員工安全素質、強化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發揮了“我的安全我作主、企業的安全我們來保障”的獨特作用。公司已經連續15 年實現“零死亡、零重傷、零職業病”,為我國鐵路物流裝備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公司是在一五時期1958 年建廠的老央企,62 年的發展歷程鑄就了企業“自警、自勵、自醒”的安全文化,也形成了不少寶貴的安全管理經驗,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也遇到了以下新的問題。
作為老鐵路企業,長期的半軍事化管理是她抹不去的烙印,“三老四嚴”、“令行禁止”等傳統的安全文化在老一代“株輛人”心中已經扎下了根。時至今日,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外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內部員工也已經是“80 后”、“90 后”挑大梁,甚至還能看到“00后”的身影,如果不主動針對現在的員工群體特點創新安全文化建設,再靠單一的考核罰款來強化安全管理,顯然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發展形勢。
隨著勞務派遣、工序外包、預就業實習等新的靈活用工方式的普及,這部分群體已經成為密切影響公司安全業績的重要因素,如果不主動拓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覆蓋面,讓他們還游離于企業安全文化影響之外,必然會導致隱患頻發、違章難絕,甚至出現工傷事故。
公司發展的62 年,前面45 年基本都是單一品種、大批量的模式,而現在每天同步生產10個以上不同品種的鐵路物流裝備已經成為常態,而這些產品基本屬于“私人定制”,其工藝方法各不相同,所潛藏著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也差異較大,對員工自主辨識風險、主動管控危險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基于以上認識,公司采取了一些列的改進措施來創新安全文化建設,適應企業的發展,化解面臨的難題。創建“安全創新工作室”便是其中一條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
公司結合安全文化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了反復調研、摸索,充分考慮既要符合企業安全發展的需要,更要照顧到新生代員工的群體特點和企業用工形式多樣性等情況,于2019 年實施了創建“安全創新工作室”的舉措。安全創新工作室的創建、運行一直貫穿“自警、自勵、自醒”的企業安全文化主線,同時賦予其“我的安全我作主、企業的安全我們來保障”的特色文化,很好地聚合了廣大員工群眾尤其是“80后”、“90 后”和“00 后”,有效地發揮了員工群眾“自主安全”的積極性。安全創新工作室呈現出了“接地氣、反應快、求實效、促和諧”的文化特色。
公司創建安全創新工作室不搞高大上、華而不實的內容,而是追求真實、平等、準確。工作室由一線骨干員工代表、安全、工藝、設備技術專業人員共同組成,同時還吸收優秀的勞務派遣工等靈活用工人員加入團隊,其中雖有領導、中車專家,但是唱主角的是公司各主要工種操作工代表,大家雖然來自不同崗位,但都是為了及時尋求安全對策、整治安全隱患、提升安全管理和技術水平以及優化安全文化建設而聚在一起、出謀劃策。在公司指導下,大家制定了《公司安全工作室章程》,大家每周至少開展一次集中研討,有緊急任務時隨時召集。大家在一起時,就沒有領導、群眾的區別,只要有利于“自主安全”,有利于“企業安全”,都可以發表、都可以實施。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電焊技師歐清蓮,全國勞模、全國最美職工、高鐵工匠、湖南省技能大師易冉等我公司一線員工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工作室積極采納并轉化為公司決策,進一步凸顯了“我的安全我作主、企業的安全我們來保障”的特色。
安全創新工作室及時跟蹤公司新產品生產,從工藝布局排布、組焊方案制定到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幾乎做到了“零對接”,很好地滿足了鐵路貨車新造市場變化快、轉產頻的特點。2019年在承接澳大利亞FMG 礦石敞車訂單時,安全創新工作室充分運用模擬生產線工具,發揮自身人員來自不同崗位經驗互補的優勢,在產品上線之前就辨識出8 道主要工序106 個重點安全風險,一線員工和專業技術人員充分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分別從優化工裝、細化管控措施、增設安全防護裝置等方面一一進行了策劃,形成專門意見及時發公司相關專業部門,第一時間得到迅速響應,使得該批訂單比以往同類訂單的生產準備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一,整個訂單為期4 個多月的運行周期內取得了“零事故”的優秀安全業績。在2020年一季度爆發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公司于2 月19 日獲批復工,安全創新工作室第一時間將中國中車《員工作業防疫標準》等總計“兩個標準、兩個規則、三個指南” 的大部分防疫規程運用“自己人講自己事”的方式,通過“順口溜”、“小視頻”等形式進行匯編、自導自演,迅速通過公司大屏幕、手機微信等渠道進行播放。安全創新工作室還發揮成員中“心理咨詢師”心理管理技術的專長,結合公司實際迅速編輯了《溫暖復工路》小冊子,做到復工復產和心理輔導同時兼顧,指導車間通過班前會開展不良心理干預專題安全警示教育宣傳活動,及時消除員工不安全的心理因素,營造了公司防疫、安全“兩手抓、兩手硬”的濃厚氛圍,公司始終保持了“零疑似、零發病”的良好成績。
“自警、自勵、自醒”是公司安全文化主線,也是安全創新工作室致力于員工“自主安全”的目標,如何切實提升員工自主安全意識,真正做到抓安全上下貫通、整體聯動。安全創新工作室在“精細做實”上下足功夫,做到“三個不放過”:新工序沒有進行危險源辨識不放過、隱患沒有及時得到整改不放過、新員工沒有通過崗位安全技能驗證不放過。工作室把KYT 危險預知訓練的課堂搬到車間班前會的會場、把危險源辨識的“諸葛亮會”開到機臺旁、把新員工或轉崗員工崗前技能培訓送到工位上,由工作室里面的一線骨干技師、高級技師手把手地教,由工作室里面的技術、管理專家一對一進行指導,幾上幾下,反復驗證、磨合,讓廣大員工不僅具有自主安全的意識,更具備了自主安全的技能。僅2019 年公司員工自主排查出各類安全隱患629 項,全部得到及時整改。
要搞好安全工作離不開嚴格管理,“嚴守規程、嚴明獎懲”是公司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如何把握好“度”,真正發揮好考核的作用,避免走入“為考核而考核”、“管理人員與員工形成對立”的誤區,安全創新工作室向公司安全管理部提出建議:因勢利導,充分發揮“群眾自治”的威力,唱好嚴查違章“三步曲”:一是將公司建廠以來各類安全事故進行匯編,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常態化開展“身邊事故大反思”;二是將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予以目視化、圖視化,著重標明禁止性行為,同時形成公司安全禁令廣為宣講,使之深入人心;三是面對違章“零容忍”,發現必查,初次發現有正確認識能立即改正免于處罰,重復再犯加倍處罰并連掛所在班組、車間,同時對于舉報者予以獎勵。公司安全管理部認真采納,取得明顯效果,員工違章率由2018 年的2%降低到2019 年的0.75%。大多數員工能夠理解公司安全文化的內涵要求,知錯認罰,個別員工剛開始不理解,安全創新工作室的工友們就主動做好思想工作,及時化解矛盾,讓被處罰的員工心服口服、知錯就改。
公司安全創新工作室積極拓展安全文化領域,在打造“相關方命運共同體”、實行“安全預警預控系統”、推行“作業區安全動態管控體系”等方面頗有建樹。
工作室充分意識到引領相關方高度認同公司的安全文化,對于雙方取得良好的安全業績都至關重要,工作室主動對接公司供應商歸口管理部門、各業務發包部門,從供應商甄選、合同、安全協議以及安全承諾書的簽訂、到入場前安全培訓、過程監督乃至完工離場全過程,時刻灌輸“相關方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實好“發包方”、“承包方”、“屬地方”和“監管方”四方職責,讓相關方切身感受到公司嚴謹規范有序的安全管理氛圍,自覺接受并認同公司的安全文化和管理。相關方安全事故由2018 年的6 起輕傷降低到2019 年的1 起微小傷,讓雙方切實感受到打造“相關方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
公司安全創新工作室發揮專業優勢,借助數學模型,通過設置重要危險源分布、風險識別、隱患整改、安全培訓、產品復雜系數、季節特點等不同維度變量,創建公司獨有的“安全預警預控系統”,每月定期發布安全預警通報和警示圖,指導公司各單位突出重點抓好防范。同時,工作室充分借助微信后臺編輯、生成二維碼等功能,正在逐步推行“作業區安全動態管控體系”,按照設計方案建成后的“作業區安全動態管控體系”,任何一個人只要通過現場掃碼,就能馬上查到該工區主要危險源清單、重要危害部位照片、現場上崗人員證書、培訓教育記錄、安全規程和應急預案等,做到一目了然,更好地提升企業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