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

艾滋病“重災區”南非約翰內斯堡、泰國清邁、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都號稱有艾滋病博物館,但其實都是云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實體艾滋病博物館,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勞德代爾堡的威爾頓莊園。
它占地面積不大,包括一座主陳列室、兩個美術展廳和一個圖書館。主陳列室內最醒目的展品,是“艾滋病年表”,言簡意賅、一目了然地勾勒了人類發現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疫情、艾滋病傳播及防治簡史。和絕大多數博物館不同,這里的展廳顯得有點“空”,展品少,圖片、照片多,許多作品來自著名的關愛艾滋病患者組織“ACPUP”,而美術展廳則永久設立“哈林陳列室”,展出紐約涂鴉藝術家、艾滋病最著名犧牲者之一哈林的事跡和作品。
艾滋病博物館最大的特色,是頻繁舉辦公眾科普活動、學術交流,美國及全球眾多艾滋病防治專家和科普工作者以及關愛艾滋病社區的社會活動家,經常會在這里舉行各種活動,以擴大艾滋病防治聲勢。
非節假日的周二至周六的12點至18點,您都可以光臨這個博物館,這里的展品雖談不上豐富,卻是享有盛譽的“艾滋病口述史”音像資料收集、保存重鎮,如果湊巧,您或許可以“撞上”一次有特別意義的專題活動。
這個“找得著”的艾滋病博物館,最初也是“居無定所”的。勞德代爾堡周邊的布勞沃德和戴德等縣,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男同性戀社區,也是艾滋病高發區域,同性戀社區和其他社區間的隔閡,使艾滋病人普遍對自己的病情諱莫如深,讓很多機構的防治努力每每不著邊際。21世紀初,一個民間艾滋病防治及艾滋病患者關愛團隊PozitiveAttitudes在勞德代爾堡開始活躍起來,其發起人斯塔貢認為,必須和當地同性戀社區保持更密切的互動,才能切實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情況,并有的放矢地普及防護知識。2007年,他們在當地同性戀社區的活動場所“南佛羅里達州驕傲中心”,第一次以“艾滋病博物館與教育中心”的名義,舉行了一次“男同性戀者如何避免艾滋病感染”的主題科普講座,獲得廣泛好評,此后他們陸續在不同場所舉行艾滋病防治科普活動,影響不斷擴大。各界人士呼吁,將這座“流動的博物館”固定下來。2013年,最著名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之一“魔術師”約翰遜特意參觀了尚未完全落成的博物館。2014年5月15日,世界第一座“看得見摸得著”的艾滋病博物館正式開館。▲
環球時報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