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短視頻賽道進入抖音、快手兩強相爭的局面

隨著抖音前腳宣布每日活躍用戶突破4億大關,快手方面也透露出已經提前完成3億目標。兩家公司都想要成為行業第一,但成為第一已并非易事。
2012年,快手轉型為短視頻平臺,開啟了國內的短視頻時代。此后的幾年里眾多的短視頻平臺興起而后衰落,也有眾多的網紅脫穎而出而后又重回人海。市場始終在變,但快手走得格外穩健。
2017年1月,快手月活用戶突破1.5億,日活用戶達到了1.5億,此時的快手已經是短視頻行業里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但變故也出現在這一年,上線后沉寂大半年的抖音在2017年春節后開始發力。蟄伏許久的抖音一鳴驚人,截止2017年底,抖音用戶量已經超過7億,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迅速逼近行業領頭羊快手。
到2018年抖音進入用戶增長的加速期,2018年1月,抖音日活用戶破3000萬,3月,這一數據達到7000萬,6月,日活用戶達到1.5億,11月日活用戶破2億。
抖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逆襲,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也沒留給快手太多的反應時間。
今天短視頻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但隨著用戶的迅速增長,行業天花板越來越近。用戶留存度和活躍度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眾多巨頭開始在內容、商業化上發力,爭奪先發優勢,這也使得本就競爭激烈的短視頻行業廝殺更加劇烈。
“一樣的大V,一樣的段子,功能都差不多,我都開始考慮留下哪一個了。”短視頻資深玩家劉光表達了對平臺的雷同內容的不滿。“抖音刷到的視頻,有一半我都在快手上面看過。現在內容相似度越來越高了。”短視頻幕后制作者蘇雯感慨說。
有數據顯示,在2019年5月,快手和抖音的用戶重合度達到了46.5%,在2018年,這個數字還僅為18.7%。
事實上,隨著網紅經濟的崛起,以及短視頻平臺的發展,眾多的機構平臺上的流量大V,都入駐了抖音和快手。一名資深的短視頻產品經理表示,“就是因為平臺內容的生產者都一樣了,所以內容才越來越相似。本質上,這兩家平臺的大量優質內容都是由專業內容生產者制作的。
此外,兩個平臺的大V也深度重合。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斌曾透露,快手前100名的大V有70個是抖音用戶,抖音前100名的大V有50個是快手用戶。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分析說:“隨著互聯網的流量見頂,用戶擴張勢必會進入到雙方的領地,會導致有越來越高的內容重合和用戶重合。”
2020年春節戰事來的格外早,新年的鐘聲還未曾敲響,但短視頻戰場的沖鋒號已然響起。快手的“點贊中國年”紅包活動剛剛開始,抖音的新年發紅包活動已經上線,許新年愿望,使用心愿道具拍攝都可以獲得紅包,參與人數也是日漸攀升。
2015年春節,微信紅包與春晚首次跨界互動合作,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微信支付的綁卡用戶在那短短幾個月后,從800萬突破3億,幾乎可以說是一夜之間完成了支付寶花了8年多時間才完成的用戶積累。此事件之后被馬云喻為“偷襲珍珠港事件”。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在分享歷年來甄選春晚合作伙伴的過程時講到,“在過去3年里面,當我們每一次要發布春晚獨家互動合作伙伴招商書的時候,都有那么兩個(快手的)小伙子出現在我們的工作區,悄悄交了個投標信封,會后統計發現那是個天文數字,我們每一次審核的時候都覺得錢很多,但是還不夠大,不是錢數不夠大,是(快手)這家企業還需要再觀察一下。”
2020年春晚,快手終于如愿以償。這是第一次有BAT之外的互聯網企業,以獨家互動合作伙伴的身份現身春晚。
為了表示誠意,快手拿出的紅包金額也是史上最高——春晚當天超10億人民幣現金紅包另加電商代金券、實物若干,超過2015年微信的5億、2016年支付寶的8億、2018年淘寶的6億和2019年百度的9億。
快手的直接競爭對手抖音當然也不甘落后。在快手公布與央視的獨家互動合作方案之后,抖音很快宣布抖音日活用戶超4億,并將火山小視頻品牌合并整合,改名為抖音火山版。
“抖音這是要逼死快手節奏。”在火山小視頻和抖音宣布品牌整合升級后,朋友圈里的短視頻行業人士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抖音 CEO張楠在公開信中說,未來火山和抖音的內容將逐步實現互通。
短視頻領域終究還有一戰,上半場是流量的爭奪,下半場是存量的比拼。曾經的“南抖音、北快手”,隨著快手逐漸出圈,抖音不斷下沉,二者的差異性越來越小,二者互相攻占對方的領域的野心,也愈發明顯。

短視頻玩家大“撒幣”背后,其中的緣由也不難理解。目前,短視頻依然是移動互聯網大盤中幾乎唯一增長的領域。過去一年里,內容產業的門檻迅速降低,無論是抖音的“記錄美好生活”,還是快手的“記錄世界,記錄你”,似乎短視頻都迎來了里程碑式的升級,整個行業火熱向上。
從各內容類型占比看:泛娛樂內容仍占主導地位,但同比2018年已下滑10%以上(占比總內容體量的6成),降溫明顯。其他內容領域,泛生活類內容增長最快(增幅接近2位數),垂類次之。在各大垂直內容類型中,以時尚、美妝、汽車、運動等表現最好,這說明:用戶短視頻內容消費升級,從娛樂訴求向獲取知識、自我價值實現等多維訴求遷移。
全球化是快手、抖音要攻下的另一堡壘。國內流量幾乎被瓜分完畢,海外則是一個廣闊的增量市場。出海成為這些超級平臺以期變得更強大的必由之路。
如今,抖音海外版——“TikTok”已在海外名聲大噪,甚至讓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感到威脅。外媒曝光的一份音頻資料顯示,扎克伯克開始阻止TikTok的迅猛發展勢頭,Facebook旗下Lasso(類似TikTok的應用)會優先選擇進入TikTok還未崛起的地區。
抖音創始成員龔姿予透露,TikTok目前已進入150個國家和地區,月活海外用戶為3億左右。
相比之下,快手的出海進展較為緩慢。盡管在2017年初,快手就組建了出海團隊,并在俄羅斯和韓國市場取得了初步成績。但增長是短暫的,此后Kwai一直表現平淡,團隊進行大規模調整。
一位投資人士表示,未來兩家依然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局面。但預測勝負還為時尚早,畢竟雙方各有優劣勢。快手用戶長期留存優于抖音,而抖音獲取用戶的能力則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