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新津區人社局在著力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經濟平穩運行,扎實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全區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搭建返崗就業平臺。建立線上招聘、線下招聘雙向驅動,專場招聘、就業推薦協同推進的“2+2”就業模式,與成都市金牛區、邛崍市、大邑縣、眉山市彭山區等周邊區(市、縣)開展跨區域勞務協作,實現崗位信息交換共享,幫助企業招賢納士,推動充分就業。開展招聘會55場,累計為全縣重點企業保障用工4000余人;為受疫情影響的失業人員推送“求職登記”小程序,鼓勵他們在線進行求職登記;開展“一對一”崗位推薦,推薦上崗989人。疫情有效控制后,有序恢復線下招聘會,截至目前開展了22場,累計提供工作崗位共計2.3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6215人。
落實就業穩崗政策。一方面落實穩崗返還政策,加快落實縣委、縣政府“15條”政策,取消穩崗返還補貼申報環節,利用大數據對比,直接為少裁員、不裁員企業返還穩崗補貼,實現補貼快審快發,發放穩崗返還補貼942.98萬元,惠及企業1302戶,穩定崗位5.16萬個;及時兌現社保減免緩政策,為2717戶參保單位減免社保費約1.44億元。另一方面落實就業促進政策,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優化資金發放流程,由按季申報變為按月申報,及時兌現企業吸納就業補貼,發放吸納補貼33.64萬元。
提供創業指導服務。建立集企業家、創業講師為一體的創業導師團隊,組織協調省就業訓練中心、成都新華億母嬰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具有相關資質的創業培訓機構,依托“新津就業”和各培訓機構網絡平臺,為創業者、創業團隊提供全程化、個性化、專業化“一對一”智力扶持,開展創業指導256次。與成都藝術職業大學、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新津技工學校建立“院地合作”“校地合作”機制,探索培訓學員進公司“經營”、進商店“銷售”、進田地“操作”的創業新模式;收集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人員創業及技能提升培訓意愿,擬開展各類創業和技能培訓2100余人次。
拓寬就業空間。通過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鼓勵勞動者通過新業態新職業實現靈活就業。目前,規范有序設置臨時攤區8處,臨時占道攤位100余個。保障持續就業。依托“新津就業”微信平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平臺,及時發布崗位需求,為企業搭建共享平臺,保持就業狀態持續性。目前,已為白象、天味食品等4家企業調劑員工115人,員工每月收入增長1500元以上。拓寬創業融資渠道,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落實完善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機制,完善自主創業扶持體系,為大學生、農民工等創業群體提供資金扶持。截至目前,已為農民工創辦的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擔保貼息貸款369.1萬元,為大學生發放創業實體補貼11萬元,創業吸納就業獎勵補貼3.3萬元。
全面開展技能提升培訓。為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增強穩崗與轉崗能力,新津區人社局深入開展全民免費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目前,線上職業培訓累計申報企業52家共6424人,涉及補貼金額865.65萬元;崗前培訓申報企業4家共30人,涉及補貼金額1.5萬元;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備案企業2家,涉及職工100人。
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育載體建設。鼓勵引導技能大師工作室培育技能人才,通過提升職業技能促進就業。一方面完善高技能人才獎勵政策,牽頭擬定《技能大師工作室評選實施辦法》《支持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實施辦法》;另一方面積極推薦新津技工學校參評“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推薦新津職業高級中學高慧蘭剪紙技能大師工作室、成都中以津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唐勇中式烹調技能大師工作室參評“2020年成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監管。為充分發揮職業培訓機構在提技能、促就業中的重要平臺作用,新津區人社局將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納入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指導幫助區內10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復工復訓,為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動促進就業打好安全保衛“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