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歐洲制造開啟對中美的數字追趕!”德國電視一臺20日報道,歐盟19日正式宣布啟動新的數字戰略,推動歐洲AI科技的快速發展。同時,歐盟將頒布多項AI法規,對美國及中國科技企業提出更高要求。
這份名為《塑造歐洲數字未來》的戰略規劃旨在創建歐盟單一數據市場,歐盟運輸部門和衛生系統等將擁有單獨的數據池,領域內人士可以自由交換數據。同時,歐盟委員會希望促進AI技術在日常領域的使用,如研究嚴重疾病的新療法、機器人控制和新型農業生產。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歐盟企業的數據將作為基礎。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這是一份AI白皮書,希望數字轉型為歐盟經濟提供動力,在數字時代找到歐洲的解決方案。這份規劃中提出的“AI規則”引發關注。歐盟希望在衛生部門和交通運輸等高風險應用中,人工智能系統應該是透明的,可接受檢查。規劃還特別強調上述新技術應尊重歐洲人的基本權利。
分析人士認為,這將讓歐洲變得更加獨立于美國科技公司。臉書、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公司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加嚴格的隱私政策。自2017年以來,歐盟已經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谷歌處以82億歐元的罰款。
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顯示,在250家領先的全球科技公司中,歐洲公司僅占研發支出的8%,中國為11%,美國為77%。美國《紐約時報》稱,歐洲在電商平臺、搜索、云服務和5G通信設備上依賴于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華為等中美企業。報道分析稱,中美數字公司擁有更好的技術和更豐富的資源,科技已經使世界經濟愈發依賴科技產業,由于歐洲企業在這一領域競爭力不強,歐盟正面臨創造就業與增加稅收的壓力。▲
環球時報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