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龍,陳 煒,孫志娟,王 強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冶金與材料工程系,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燃煤電廠廢棄物粉煤灰具有較高利用價值[1-6]。近年來,從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鋁得到廣泛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提取工藝的改進方面,關于如何進一步提高鋁溶出率的研究相對較少。目前從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鋁的方法,按主要添加劑的酸堿性可分為酸法[7-8]、堿法[9-13]。酸法中較常用的是硫酸浸出法,但此法需引入了助熔劑NH4F,NH4F受熱很容易揮發分解或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氟化物,氟化物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且H2SO4的大量使用也導致此法難以產業化;堿法中的石灰石燒結法由于石灰石的使用量過大,會造成能耗過高,氧化鋁提取后成渣量過大。
粉煤灰中Al2O3和SiO2主要以難溶于酸和堿的復鹽3Al2O3·2SiO2形式存在,斷開Si—Al鍵[14]可提高鋁溶出率。對打開Si—Al鍵已有大量研究,用強堿溶解細灰打開Si—Al鍵[15];用CaF作助熔劑鹽酸溶出氧化鋁[16];用高溫焙燒鈣鹽作助熔劑溶出氧化鋁[17]。本試驗研究了采用助熔燒結—酸溶法從粉煤灰中溶出鋁,以期最大限度溶出鋁、提高氧化鋁產量。
試驗所用粉煤灰粒度300目,化學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物相組成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Al2O3質量分數達48.7%,SiO2、Fe2O3含量相對較低,屬于典型的高鋁低硅低鐵型粉煤灰。主要晶相礦物為莫來石和少量剛玉,玻璃相主要為非晶態SiO2。

表1 粉煤灰樣品的化學元素分析結果

圖1 粉煤灰樣品的XRD分析結果
試驗設備:馬弗爐,精度可達0.01 g的電子天平,銀坩堝,電熱板。
試驗試劑:無水乙醇,氫氧化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酸銨,冰乙酸,亞硝基紅鹽,硫酸銅,均為分析純,市售;鹽酸,工業級。
粉煤灰中Al2O3和SiO2主要以難溶于酸和堿的復鹽3Al2O3·2SiO2形式存在。高溫下,3Al2O3·2SiO2中的Si—Al鍵斷開,釋放其中的Al2O3和SiO2,與NaOH反應生成易與酸反應的硅酸鈉和偏鋁酸鈉。主要化學反應式為

焙燒產物與鹽酸反應可被溶解,化學反應式為:


另外,工業上NaOH可循環利用,一般由脫硅產生的碳酸鈉母液加生石灰苛化實現。
2.2.1 粉煤灰焙燒
準確稱取適量粉煤灰于銀坩堝中,加無水乙醇潤濕,加NaOH混勻后置于馬弗爐中,逐漸升溫至一定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后取出,冷卻。
2.2.2 粉煤灰溶解
取一定量焙燒過的粉煤灰與一定量熱水及濃鹽酸攪拌混合,反應一定時間后過濾,分析濾液中鋁質量濃度,計算鋁浸出率。
2.2.3 鋁的測定
試樣中的鋁依據參考文獻[18]測定。移取20 mL粉煤灰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20 mL 0.035 mol/L EDTA溶液和20 mL乙酸-乙酸銨緩沖溶液,以水稀釋至100 mL,加熱煮沸3 min,冷卻至室溫。加2 mL 0.2%亞硝基紅鹽,以0.035 mol/L硫酸銅溶液進行滴定,溶液由黃色經翠綠突變為草綠色為終點。
在0.5 g粉煤灰中加入助溶劑NaOH,逐漸升溫至900 ℃并保持1 h,冷卻后用30 mL濃鹽酸溶解。NaOH加入量對鋁溶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隨NaOH加入量增加,燒結后粉煤灰鋁溶出率提高;NaOH加入量增至5 g,即NaOH與粉煤灰質量比為10/1時,鋁溶出率達最大。

圖2 NaOH加入量對鋁溶出率的影響
在0.5 g粉煤灰中加入NaOH 5 g,逐漸升溫并保持1 h,冷卻后用30 mL濃鹽酸溶解。焙燒溫度對鋁溶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隨溫度升高,鋁溶出率提高;溫度為300 ℃時,鋁溶出率達97.4%,溶出效果較好。

圖3 焙燒溫度對鋁溶出率的影響
在0.5 g粉煤灰中加入NaOH 5 g,升溫至270 ℃并保持不同時間,之后冷卻,用30 mL濃鹽酸溶解。焙燒溫度對鋁溶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焙燒時間對鋁溶出率的影響
由圖4看出:焙燒時間對粉煤灰鋁溶出率影響較大;焙燒30 min,鋁溶出率達95.8%;再繼續焙燒,鋁溶出率變化不大。
在0.5 g粉煤灰中加入NaOH 5 g,逐漸升溫至270 ℃并保持30 min,冷卻后用濃鹽酸溶解。鹽酸用量對鋁溶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梢钥闯?,鹽酸用量對粉煤灰鋁溶出率影響很大:隨鹽酸用量增加,鋁溶出率提高;鹽酸用量為25 mL時,鋁溶出率達97.4%。

圖5 鹽酸用量對鋁溶出率的影響
準格爾煤礦粉煤灰為典型高鋁粉煤灰,可替代鋁礬土作為冶煉鋁的原料,與NaOH混合焙燒后用鹽酸浸出,可將其中的鋁轉入溶液。在NaOH與粉煤灰質量比10/1、270 ℃下焙燒30 min后用濃鹽酸25 mL溶解,鋁溶出率達97%,溶出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