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琴

【摘 要】 目的:分析家屬參與式護理開展于早產兒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在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產兒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隨機分組,每組30例,分別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試驗組:家屬參與式護理。觀察兩組早產兒患者護理后的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對比。結果: 試驗組的身體發育狀況明顯優異于對照組,且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家屬參與式護理不僅提高了家屬的專業技能,還有效促進了早產兒的健康快速發育生長,值得在各大醫院的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家屬參與式護理;早產兒;作用
【中圖分類號】R72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85-01
嬰兒出生后體重較輕,身體各項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并且胎齡不足38周降生,符合以上這些情況均屬于早產兒。除此之外,早產兒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神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以心理、發育也會出現遲緩等現象,并且因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幾率會高于正常嬰兒[1]。所以為不影響早產兒后期的健康發育,必要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在此護理過程中,家屬作為早產兒生長過程中重要的組成成員,家屬的陪伴與護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選取了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產兒患者為研究對象,時間是2017年1月-2019年4月,分析家屬參與式護理開展于早產兒護理中的作用,分析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取60例早產兒患者的臨床資料,均是我院收治,時間是2017年1月-2019年4月,均符合早產兒的診斷標準[2]。將患者隨機分組,每組30例,分別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中男15例,女15例,胎齡34~36周,平均胎齡(35.1±6.1)周,體重0.98~2.48kg,平均體重(1.67±0.64)kg。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胎齡33~35周,平均胎齡()周,體重1~2.64kg,平均體重(1.71±0.67)kg,兩組早產兒分別從性別、胎齡、體重方面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患者住院期間,由醫護人員負責,家長不參與,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向家屬講述出院宣教。
試驗組:家屬參與式護理,包含以下幾點內容。⑴健康宣教:聯合有經驗的主觀醫護與護理人員對早產兒患者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培訓中含有陪護制度、手部衛生等,其重點在于早產兒患者的日常護理、早期干預、病情觀察、身體體征特點等內容進行健康宣教,宣教形式是一對一進行,可借助圖片、視頻、手冊等方式,定期進行培訓。⑵家長培訓:對家長進行護理技能的培訓,培訓人員均是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其護理技能包含早產兒患者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不同特征要向家屬進行說明,其次早產兒的洗澡流程、注意事項、飲食喂養等對其詳細講述,并向家屬講述對早產兒患者護理之前的消毒工作,佩戴口罩帽子,避免早產兒出現感染。對于早產兒容易產生的并發癥,要將急救措施詳細講于患者家屬,以此保證在出現特殊情況時,家屬可以第一時間內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避免早產兒發生意外時未得到及時治療。⑶加強互動:當早產兒患者生命特征正常轉入普通病房后,引導患者家屬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互動,方式可進行擁抱、撫摸等方式,增強早產兒對家屬的熟悉度,促進早產兒的健康發育。⑷出院宣教:主治醫師判斷早產兒生命體征情況,正常后,由護理人員對家屬講述出院注意事項,叮囑家屬定期帶早產兒到醫院進行復查,出院后,面對出現的新問題,可通過聯系方式、電話等于護理人員及時,護理人員進行定期電話回訪,對早產兒的生長情況進行了解與登記。
1.3? 觀察指標
身體發育:觀察兩組早產兒患者護理后的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對比,身體發育包含:體重、身長、頭圍。
1.4? 統計學意義: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行t檢驗、 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觀察兩組早產兒患者護理后的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對比,試驗組的身體發育狀況明顯優異于對照組,且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3 討論
家屬參與式護理模式是醫院新型的護理模式,通過這項護理模式提高患者的專業技能,并通過一定的培訓與時間,讓家屬了解到早產兒患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各項情況,在通過家屬的加入,對早產兒的健康發育起到一定的效果與作用[3]。除此之外,對于醫院傳統式的護理來講,通過都是在早產兒出生后就被直接送入重癥監護室,期間家屬只能探望不能參與,全程都是由醫護人員進行照顧,在這類情況下,患者家屬對于早產兒情況的了解并不透徹,就易造成患者家屬情緒的煩躁與恐慌,已發生護患糾紛,而家屬參與式護理模式是一種尊重早產兒家庭與保持醫患和諧關系為主的護理模式,也是在現代臨床護理中較為新穎、較為人性化的發展方向,通過對家屬的一定培訓與認識,提高早產兒家屬對護理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并通過這些技能的掌握,以便于應對早產兒出院后發生狀況可采取相應緊急措施。
在本文的研究中,是對兩組早產兒患者護理后的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對比,數據結果中試驗組所采用的家屬參與式護理的患者身體發育狀況明顯優異與對照組,此數據可說明,給予早產兒患者家屬式護理,在提高患者家屬專業技能的同時,有效促進了患者早產兒的健康快速發育生長。
綜合以上分析,通過家屬參與式護理不僅提高了家屬的護理技能,還有效促進了早產兒的健康快速發育生長,值得在各大醫院的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任紅娟,張蘇紅.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0).71-71
[2] 陸紅霞.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及家屬護理技能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8):2362-2363.
[3] 徐展.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