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瑩 王俠 徐丹
【摘 要】 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種護患溝通的有效渠道之一,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監測、治療配合以及用藥安全等方面知識的認知,同時健康教育工作也是護理人員向患者傳遞疾病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疾病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患者的疾病復雜,并且并發癥多。為了進一步研究健康教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對于患者的主要影響,開展了本次研究。方法:將100例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分組進行研究,50例患者作為對照試驗,采用心內科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其余患者加用多種健康教育措施,例如: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教育資料以及個體化健康教育措施等,比較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結果:采用集體健康教育與個體化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加強患者的疾病知識運用能力,在自我檢測當中,疾病知識能夠降低患者發生再梗死等不良結局的風險。患者通過多種健康教育的途徑獲取更多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疾病知識,也是改善患者依從性的金鑰匙,因此,健康教育能夠為患者帶來多重益處。結論:恢復期患者發生危險的風險較大,對于急性心梗恢復期的患者不僅需要加強病情監測,還需要對飲食生活、用藥等多方面健康知識進行宣教,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促使患者對疾病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患者的恢復期自我監測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危險的發生。
【關鍵詞】 健康教育;疾病知識;疾病認知;自我管理能力;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
【中圖分類號】R1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98-01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由于供血嚴重減少或者中斷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為主要特點的疾病,患者在發病時的典型表現是胸骨壓榨樣疼痛、大汗淋漓,口服硝酸甘油后無效。心電圖檢查是一種早期快速診斷心肌梗死的高效檢查方法,目前,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技術發展的相對成熟,大部分患者在及時救治的情況下能夠及時地脫離生命危險,但通過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發生意外死亡的風險較大,這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使患者的護理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一般而言,患者在恢復期發生心律失常、再梗死與患者對于疾病存在錯誤認知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護理人員,早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對疾病的風險加以重視,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現恢復期死亡。為此,我科對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的患者采用了集體與個體化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住院的100例急性心梗恢復期患者進行研究,男女比例約為1:1,患者年齡在60-80歲之間。為了對比不同護理模式的實際應用效果,采用平均分組的研究方法開展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接受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心內科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對于恢復期患者主要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心電圖情況以及用藥后的反應。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主要從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兩大方面進行把握,在心理學與護理學相結合的大趨勢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善患者依從性和負性情緒的良藥。恢復期患者由于疾病治療以及病理變化等多種原因,致使患者無法正常承擔起角色,例如:患者病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無法照顧家人、承擔起工作的重任,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角色混亂而引起的負性情緒,例如:不能自我照顧的挫敗感、事業方面無法繼續勝任的無助感等。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容易使患者的情緒出現波動,對病后的生活和事業存在焦慮等,負性情緒會增加患者發生病情變化的風險,因此在健康教育工作當中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教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與心內科疾病的聯系,心理健康對于疾病康復的作用。對存在焦慮等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調動社會支持系統,例如:患者的家人、朋友、包括病友等,教會患者運用社會支持系統的方法,同時采用團體健康教育的方式教會患者心理調適的方法,例如:合理情緒療法、放松訓練、冥想療法等。對于疾病知識的宣教主要分成個體化宣教和集體健康講座兩大部分,由于每一名患者的實際情況不同,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以及日常溝通情況科學的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的計劃。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滿意的例數進行統計和比較。
2 結果
不同護理模式下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滿意的患者例數比較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等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對于護理工作而言,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夠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自我監測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主要意義在于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識,使患者在思想上和行為方式上做出調整,在生活和疾病治療過程中積極避免對疾病產生消極影響的因素。在康復期當中,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科學的疾病調養方式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通過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健康教育模式的護理應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這對于提升患者的整體護理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真正的使患者稱為護理工作的最大受益者。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影響是改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促進患者對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管理能力的提升,進而安全的度過恢復期。
參考文獻
[1] 朱媛媛.健康教育對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認知的改善作用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07).
[2] 孫秀梅.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25).
[3] 夏藎潔,孫紅俠,張學萍,朱達霞,張曉瑜,陳麗娜.微信平臺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