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國
【摘 要】? 目的:分析探究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方法: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視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54例;對照組患者實行非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實行手術治療,對比統計2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及臨床指標。結果:(1)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的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2)術后,觀察組腕伸背度、腕掌曲度、橈骨掌傾角及橈骨尺傾角均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結論:橈骨遠端骨折實行手術治療的效果良好,能恢復髖關節功能,有利于機體預后,值得在臨床治療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56-02
統計數據顯示,橈骨遠端骨折發生率高且約占所有骨折發生率10%,可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人群,例如: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群及遭受外傷暴力的青壯年人群,并且骨折往往發生于橈骨遠端2至3厘米內,合并出現不同程度的橈腕關節及下尺橈關節受損[1]。同時,按骨折類型,橈骨遠端骨折可分為巴爾通骨折、屈曲型骨折及伸直型骨折,以手腕部活動受限、壓痛明顯及腕部腫脹為典型臨床癥狀,直接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以手術治療及手法復位外固定為主要方法。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視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54例。其中,對照組54例患者中男、女分別為33例、21例;年齡分布在21-64歲,平均年齡為(47.9±3.5)歲;觀察組54例患者中男、女分別為32例、22例;年齡分布在22-63歲,平均年齡為(47.9±3.5)歲。結合以上具體資料發現,所有納入對比的患者各項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顯差異性,例如:性別及年齡等,說明所有患者具備納入對比的研究價值。同時,本次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屬提前閱讀實驗同意書,了解實驗基本流程及具體內容,并且該實驗得到本地倫理協會的審核同意。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溝通障礙及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非手術治療,即按照骨折科橈骨遠端骨折常規保守方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實行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醫務人員結合患者耐受程度及疾病癥狀選擇適宜的麻醉方式,例如: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及全身麻醉等;
(2)待麻醉起效后以骨折處掌側為手術入路切縱向切口,逐層分離切開充分暴露骨折斷端,利用C型臂及X線進行常規牽引復位,針對合并關節面塌陷的患者則于缺損位置植入自體髂骨再鎖定鋼板固定橈骨遠端,并且充分發揮X線片的輔助作用觀察關節面積下橈尺關節、橈骨尺偏角及橈骨掌傾角,所有指標恢復正常后仔細清理手術區域逐層關閉手術切口,術后不再不需要外固定;
(3)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手術次日后可遵循醫囑適當鍛煉腕關節,促進術后康復。
1.3 判定標準
以Gartland評分量表為參照依據,評估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程度:(1)優:0-2分;(2)良:3-8分;差:9-10分,計算優良率[2]。同時,分別統計患者的腕伸背度、腕掌曲度、橈骨掌傾角及橈骨尺傾角等指標水平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使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具備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對比
對照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77.78%,該組優19例、良23例及較差12例;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94.44%,該組優25例、良26例及較差3例。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
2.2 兩組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術后,觀察組腕伸背度、腕掌曲度、橈骨掌傾角及橈骨尺傾角均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作為臨床常見骨科損傷之一,可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人群,尤其是中老年階段年齡普遍偏大且骨質疏松情況嚴重,一旦遭受外界暴力則可能出現骨折情況,并且橈骨遠端骨折的男性發生率遠遠高于女性,與男性職業特點及社會地位間存在著密切聯系。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以手術治療及手法復位外固定為主要方法,而如何保證治療效果,得到越來越多從業人員的關注及重視[3]。
值得注意的是,與非手術治療相比,手術治療主要通過影像學技術手段進行復位操作,能明顯提高復位成功率,確保手術固定效果,并且大多數患者手術次日后可基于醫囑下開展功能鍛煉,有利于盡早恢復腕關節功能,預防出現其它并發癥。同時,手術治療能有效處理橈骨遠端骨折斷端各種問題,特別是不穩定型骨折患者,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實行手術治療的效果良好,能恢復髖關節功能,有利于機體預后;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加勇.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2):14-15.
[2] 陳新軍.對比分析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價值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5):127.
[3] 班玉洪.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