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詩建 林其涂 黃芝強

【摘 要】 目的:探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間進行手術治療的膀胱腫瘤患者中選取52例參與本次研究,并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26例,對照組26例。在臨床治療上,為對照組患者實施膀胱部分切除術,為觀察組患者實施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85%少于對照組23.08%,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膀胱腫瘤臨床手術治療中,為患者實施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腫瘤;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65-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進而加深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臨床上膀胱腫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種疾病屬于泌尿系統病變的一種[1]。當前我國膀胱腫瘤主要臨床治療為膀胱部分切除術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兩種,大量臨床研究顯示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進行膀胱腫瘤治療,具有減少術后并發癥優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間進行手術治療的膀胱腫瘤患者中選取52例參與本次研究,并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26例,對照組26例。對照組女患11例,男患15例,患者年齡在29-73歲,平均為(50.24±5.34)歲,患者患病時間為3個月至3年,平均病程為(1.63±0.43)年;觀察組女患14例,男患12例,患者年齡在31-69歲之間,平均為(50.33±4.69)歲,患病時間在5個月至2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21±0.44)年,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在參與本次此研究前,均需經過嚴格的臨床間檢查,確保其各項臨床指標符合本研究要求。同時,相關醫護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本次研究的注意事項和相關內容,讓其自愿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協助麻醉師將患者呈易于麻醉的體位,待麻醉藥發揮藥效后,讓患者放松身體,呈仰臥體位,進行手術治療。為對照組患者實施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在術前為患者插入導尿管,并將1克吉西他濱(國藥準字號:H20113286 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 規格:1.0g)加入100毫升的蒸餾水中,做膀胱填充之用,之后用鉗夾將導尿管夾住,在患者恥骨正中做手術切口,在推開腹膜后,患者膀胱壁四角用組織鉗夾住,并對患者膀胱進行切開處理,在腫瘤顯露出來后,以此為中心將部分膀胱壁與腫瘤一起切除掉,同時一同切掉粘連的腹膜。最后,實施切口縫合處理,并用蒸餾水來清洗切口。
為觀察組患者實施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方式治療,待將患者膀胱腫瘤的基底層切開后,并將膀胱肌層進行切開處理,然后結合腫瘤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切除方式。若患者膀胱腫瘤較小,可以通過膀胱電切方式,將其破壞掉。在實施手術處理過程中,需用沖洗液將患者膀胱填滿。在手術中不僅要切除患者膀胱腫瘤的基底層,還要將與基底相連的正常組織一同切除掉,并對電切區邊緣進行密切觀察,確保所有腫瘤均切除干凈。對于直徑較大的腫瘤,在電切手術過程中需先將蒂部切斷,之后在腫瘤的另一側,向著手術人員的方向進行電切處理。兩組患者在手術后均需定期進行灌注化療與膀胱鏡檢查,便于對患者的復發情況進行及時發現和治療。
1.3 觀察指標
通過術后患者的臨床檢查和各項生命指標反應,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用[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x2檢驗,若兩組患者組間對比值P小于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3.85%少于對照組23.08%,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上膀胱腫瘤的發病率較高,屬于一種尿道系統惡性腫瘤,目前為止尚未明確致病因素,僅定位于與生活環境、色氨酸代謝異常、工作、吸煙等有關聯[2]。大量臨床研究顯示,膀胱腫瘤的主要臨床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發展、對腫瘤的轉移起到抑制作用。而部分膀胱切除術屬于開放型清除術,切口較大,會增加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臨床膀胱腫瘤治療中,不僅創傷小,還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在進行手術前,醫護人員需對所有參與本就的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切勿盲目進行手術治療,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準確性和安全性[4]。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85%少于對照組23.08%,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膀胱腫瘤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經尿道腫瘤電切術,不僅創傷小,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在臨床上具有廣泛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晨莊, 丁寧, 周燦軒,等.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在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差異[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7, 23(24):3901.
[2] 陳勵碧, 金超, 黃曉華, 等.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膀胱癌患者生存情況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 癌癥進展, 2016, 14(12):1261-1263.
[3] 李文釗, 劉明建, 梁威飄,等.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對比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7(12):105-107.
[4] 連新耀.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的效果分析[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3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