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鐘
近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給一線醫務人員提高薪酬水平、臨時補助、工傷保險、生活保障等切實的物質保障。此前,湖北省也提出要給一線醫務人員今年參加中考的子女加分。這些切切實實的保障和鼓勵溫暖了一線醫務人員的心,也是我們社會對從善良出發的勇敢者的鼓勵和保護。
面對這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眾多中國醫務人員站了出來,成為戰疫中最堅強的中堅力量。我們短時間內從全國調集了四萬多醫護人員,三千多醫務人員被確診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弘揚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成為了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作為與病毒搏斗的勇敢者保護了整個社會,社會又該如何保護他們的勇敢和崇高精神呢?
一個正義的社會重要的是體現公平,尤其是對那些為國家和民族有巨大付出的人,要體現“德和利重疊”,要讓他們感受到“好人有好報”。我們一貫是一個很有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的民族,在大義面前這些醫護人員很多也壓根沒有想過回報,但從社會正義的角度,我們有必要讓他們有“榮譽感”和“獲得感”,不管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這是我們從維護社會正義角度應該做的,更有利于我們寶貴的奉獻精神的傳承,從長遠來講也能鼓勵更多青年人加入這一行列中,更有利于社會正義的正向循環。
市場經濟讓中國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也給我國人民提出了許多新問題,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社會,最容易只以經濟或金錢看待人的成功與否,逐漸流行“好人吃虧”“好人沒好報”等說法,阻礙人們從良向善,模糊基本的是非標準,擾亂整個社會的精神秩序。許多青年人感到困惑:在這個鼓勵“多勞多得”的經濟社會,如何提倡“大公無私”?如何提倡“甘于奉獻”?這也提醒我們,要更加注重從機制和觀念上做到“德和利重疊”,更好保護這些善良的勇敢者,引導青年人正確的價值觀。
中華民族是溫和而善良的民族,崇尚集體主義和家庭責任,能有效約束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個人主義的放縱,更懂得在群體彰顯利他主義精神時如何保護和發揚這種精神財富,我們不僅要贊美大公無私、見義忘利、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也努力為這些高尚品格繼續發揚創造更好的條件,讓這次舍己救人的醫務人員有更多榮譽、更多發展機會和更多希望的獲得!▲
(作者是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
環球時報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