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兒
(新疆天合環境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規劃環評是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系統的分析與評估,最大程度解決環境問題,控制環境污染的產生,為相關的規劃與決策提供參考依據[1]。規劃環評的評價內容廣度大,衡量因素多,其有效彌補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疏漏之處,實現了對諸多環境問題在根源上的管控。下面結合實際,就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相關問題做具體分析。
1)規劃環評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對人員以及技術要求很高,尤其是對于環評技術。在開展環評工作時要能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最為先進與合理的知識理論與技術方法對園區規劃效果進行評估分析。但當前在我國與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技術有關的各項研究中,大部分是與單項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有關,很少見到與技術組合應用有關的研究。因此我國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技術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技術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除此之外,在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時,相關單位的環評規劃不足,對環評工作準備的不充分。如環評過程中技術規范不完善、技術措施不夠專業等,這些問題均嚴重影響了環評工作質量[2]。
2)規劃環評工作重點有待調整。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在規劃環評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多個方面,對各項影響環境保護與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探究,以保證最終環評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但目前一些地區在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時,存在關注面狹窄、影響因素考慮不全等問題。如在環評工作中僅僅考慮前期,而對園區在運營過程中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等問題則不做過多關注。在考慮不夠全面、環評不夠徹底詳細的情況下,最終環評結果的參考與應用價值也就大大降低[3]。
3)規劃環評工作內容有待完善。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一般歷時較長,在規劃環評過程中工作人員需結合國家相關規范與要求,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全面把握多方面內容。如工業園區內以及周邊的水體、土壤、景觀、大氣、群眾生活、生態等等。要對以上內容做全面調查與詳細評估,以實現對工業園區發展情況的準確把握。但目前部分地區在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時,只是側重于其中的幾項內容,最終導致環評結果不具備說明性、代表性。
1)做好規劃符合性分析。在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中,規劃符合性分析歷來是重點。該項分析工作廣泛涉及環境保護專項、區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等多項內容。在規劃環評工作中,相關單位與工作人員要能從整體、系統的角度出發,結合國家環保要求對整個園區的規劃布局進行分析評價,以保證最終環評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與有效性[4]。
2)落實工業園區區域內環境質量調查與監測。在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時,首要的是做好區域內環境調查工作。在環境調查工作中,一方面要利用歷史資料,另一方面還應深入現場進行實際的調查調研,通過詳細徹底地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以此為依據進行分析與評估,以保證最終的環評結果真實、合理。由于評價區域環境質量總體狀況是辨析規劃實施制約環境因素的基礎,因此相關部門與人員必須要保證所使用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同時還要保證各項數據與信息的實效性,要能保證最終的規劃環評結果能準確、真實反映出現實問題。
在應用歷史與現實數據時,有以下要點需要注意:首先是對數據的適用性進行分析與評價,結合歷年的數據監測記錄及時將不可用數據剔除,對有用數據進行加工整理使其更加精準,更能客觀反映區域環境質量變化。其次是開展環境質量調查工作時可應用多種方法手段。如生態調查、環境監測、公眾調查等,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的調查全面掌握區域內真實的環境情況。在這一工作階段,公眾調查實際上更為重要,因為長期生活在工業園區以及周邊的民眾最有反映環境問題的發言權,他們有對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的直觀體會。因此在調查過程中可通過走訪群眾、向群眾發放問卷或是以網絡問答等方式從群眾處獲得環境質量變化信息,從而為最終的規劃環評結果提供保障[5]。
3)抓住重點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在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時,要能抓住重點的制約因素。根據近幾年開展的規劃環評可知,工業園區制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居環境敏感點制約、水環境制約、大氣環境制約以及重金屬排放等方面。
如在工業園區的規劃與發展上,相關部門因對國家提出的“產城一體化”概念了解的不夠全面、透徹與準確,導致對工業園區的規劃不是十分科學合理。如一些園區緊鄰居住區等。這些問題導致城鎮發展與工業園區發展相互制約。因此在進行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時,要能對這類問題做重點關注,并能結合國家相關規范與要求,結合城鎮實際的資源、發展現狀從宏觀戰略層面出發提出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城鄉發展規劃、工業園區規劃以及經濟發展規劃等對策,以此促進工業園區與城鎮的協調統一發展。除此之外,在規劃環評過程中還應對針對園區內部以及周邊區域存在的水環境敏感、大氣環境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做重點的考慮與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建設性、實用性的規劃調整建議,以促進各項現實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如針對工業園區內的水資源短缺、水體環境敏感等問題,就可提出“以水定產”、限制大排水量產業引入、做好園區廢水收集處理與循環利用等規劃措施,讓這一制約因素得到解決。
4)重視工業園區累積環境影響分析。前文已經提及,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是從宏觀層面出發,站在系統的角度對園區的選址、各產業的布局以及環境污染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因此在具體的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中,相關部門與工作人員就需要做好工業園區與區域其他工業園區的累積環境影響分析。在開展環評工作時,立足于一定的空間范圍,確定好時間尺度,對工業園區以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對工業園區在選址、建設、運營等各個階段對環境產生的實質影響進行分析評價,掌握工業園區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疊加影響是在環境資源的可承載范圍內。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規劃調整建議以促進工業園區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社會中,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對于我國環保事業以及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工作過程中要能結合相關規范與要求,結合工業園區實際情況準確抓住環評要點,科學設計環評方案,并采用合理手段規范落實環評工作,從而讓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