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鶴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的宏偉號召,這就給我國新農村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也為新農村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多種政策的扶持、多項措施的促進,其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就是一項有效促進措施。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一直是深受農村、農民歡迎的一項決策,國家層面也提供了大量專業指導,確保這條信貸渠道能為農村發展、農業發展源源不斷的輸送資金血液。但是從農業現代化的角度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依然需要進一步完善,還要走很長的路,這就需要相關機構共同探索,充分利用新時代的政策紅利,不斷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現代化程度,滿足農業、農村、農民的小額資金現代需求。
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后,農村發展、農業扶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相關部位陸續出臺了扶持政策,各種發展資金也源源不斷地流向農村,我國農村與農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度。隨著各項資金地涌向農村,支持農業發展的各種金融模式也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就是一種典型的以服務農村為主題的金融模式。由于農村市場過于龐大、農業對資金的需求持續增加,盡管這樣模式呈現出巨大輻射優勢,但當前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戰。農村地區發展差異、農業各種產業發展也存在差異性,這就使得不同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現情況也呈現出較大差異,運行水平也高低不一,加之資金來源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推廣人員的現實情況等,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規范化運行也需要接受時間的檢驗,比較合乎規范、運營良好、資產負債情況合理的信貸合作社的數量并不太多,這種客觀情況反映出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現狀以及運行瓶頸。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基層管理機構和合作機構也意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所面臨的困境,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來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規范、有序發展,基層管理機構不斷下發文件、來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開展有序競爭、避免無序競爭的出現,并制定了發展規范,這就有助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模式的健康發展。
作為一種新興的農村金融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可以把存放于農村地區零碎的資金集中起來,發揮出集體經營的優勢與輻射作用,促進農村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通過集體經營的合力來降低個體經營的風險,將農村各產業的合作社產業鏈向縱深領域拓展,提升農村、與農民的經營活力,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增加農戶的競爭地位,提升農業產業的整體議價能力與抗風險能力。
隨著五位一體發展理念的提出,綠色中國、生態中國的發展目標給農村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總書記的指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農村的興建、綠色農業的發展也成為新時代農村、農業的發展指南。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推廣不單單要發揮出這種金融模式的扶持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在農村地區推廣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在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還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傳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的發展理念,為農民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提供綠色發展指導、農藥使用的指導等,指導農戶種植綠色水果等,為生態農業的興建出一份力量。
由于這種金融方式處于起步階段,一些地市的農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處于萌芽時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就可以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發展提供指導,為鄉村治理、鄉土文明的傳承提供新的思路。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還可以發揮出資源互補的功能,扶持、支持部分落后地區的農村,讓資金、資源適當向落后地區傾向,促進農村地區的共同發展。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提出,農村地區的精準扶貧已經進入到關鍵的攻堅階段,精準扶貧需要多種要素共同發揮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就是一種有效措施,這種金融模式的推廣可以引進新的農業發展方式,有效提升農業的收入水平,改善他們的生活,例如通過這種金融渠道向綠色蔬菜、特色項目種植、生態農業傾斜,引導特色農業的發展,進行特色農業生產互助,促進農村人均收入,實現增產增收、扶貧脫貧的目的。
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抗風險能力較低主要因為這種金融規模不大、市場競爭力也有限,這主要是因為農民對這種金融模式的認識不到位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離不開廣大農戶的支持與配合,部分農戶意識不到這種合作金融模式的優勢,誤以為自己把錢投放在這里就會收不回來本錢,從而不支持、不配合合作社金融發出的種種號召,這就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推廣存在一定的阻力。
雖然相關部門為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制定了宏偉指引政策,也提出了理論發展依據,但是由于我國農村地域過于遼闊,各個地區的農村、農業發展存在巨大差異,故此,這些政策還需要細化,提供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與行動指南,相關專家也應加強理論解決,提出一些可行化操作策略,促進這種金融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的發展與推廣進程中,融資困難一直是較大的制約因素,很難吸收到農戶手中的閑散資金;同時,一些大型農業產業的推廣,需要相應的耕種設備與農業機械,這種設備與機械的購置、場地的申請、品種的購買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這也加大了這種金融模式的發展壓力。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與發展中,農戶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合作,明確相應的目標和責任;在行動上需要積極為合作社之間、合作社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架橋鋪路,促進合作社品牌的宣傳與市場的開拓;在農業的具體發展中不僅要注重集中的規模經營,也要注重相關高科技與綠色生產技術的引入與學習。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發展中需要制定相應的合作制度,注重農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國家相關政策部門要與時俱進進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的修改與完善,重視市場交易中產品質量和衛生標準問題,健全安全生產監控體系,規范市場交易行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間的良性競爭與安全發展。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發展中需要注重各社員之間的多元化合作,在單一的農業發展中進行旅游等因素的多元化結合;嘗試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等相關領域進行合作探索,注重國家政策的扶持作用、科技的促進作用以及資金的支撐作用;積極爭取省市專項扶持資金,盤活合作資產,明確按股分紅運營機制,降低信貸融資難度。
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為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出重大貢獻,當然這種金融模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通過多種途徑來促進這種金融模式的可持續發展,讓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在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出資金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