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義 張維韜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逐漸步入了以數字媒體、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在此次疫情期間,新媒體在多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展示了它強大的影響力。本文將通過新媒體平臺在我校抗“疫”期間發揮的巨大作用進行分析和論述。
新媒體憑借強大的互聯網絡、平易近人的態度和淺顯易懂的語言,迅速占領廣大社會市場。對于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的廣大青年群體,網絡能夠滿足隨時隨地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是廣大青年青睞和依賴的信息源。所以各高校建設新媒體平臺,占領網絡主陣地十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僅因為新媒體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分享信息的要求。而且學生不再是單純的接受信息,同時每個人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學習生活之余,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布信息,這個極大地滿足了師生信息交流的便利,方便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對此將會對傳統教育模式出現嚴重沖擊,對于教師來說,要及時轉變教學思維和理念,部分教師常常因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加之長久以往的工作生活習慣以及手機等設備不支持等因素,致使使用新媒體的能力較差,所以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建立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機制十分重要。
2019 年末,我國出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并由此大規模爆發,此時正值寒假期間,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相對困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一些群眾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因此,壯大網上正能量,推動新媒體的建設,更好地挖掘和發揮新媒體在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的更大價值。”
疫情防控期間輿論之廣、影響之大、互動之深,將對大學生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產生深刻影響,加之大學生心理承受情況相對較差,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如何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引領的時代性、親和力和感召力,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實現全方位育人,是當前高校面臨的緊迫任務。
我校在疫情期間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及各學院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共同發聲,開展了“防疫知識手冊普及”、“華德青年作品征集令”、“華德學子志愿服務在一線”、“戰疫網絡主題班會”、“停課不停學,華德萬人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等一系列活動,并通過平臺成立專題欄目,針對疫情分析,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廣泛性和便捷性,指導廣大同學,居家期間應該如何做好防疫措施,引導同學提高政治站位,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通過網絡視頻班會實時為學生提供精準科學的疫情防控訊息,并引導學生樹立必勝信念,精準傳達學校的整體工作要求與安排。
另外針對大學生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問題,我校開通了心理健康線上咨詢,方便解決學生心理出現的消極變化。針對學生延期開學,我校為保證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網絡平臺的線上教學功能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釘釘和學習通等軟件,建立了包含簽到、速課、章節測驗、師生討論等完備的授課教學體系,真正實現停課不停學。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新媒體平臺在此期間發揮的巨大價值有目共睹,所以,我想就日后高校新媒體平臺建設提出以下建議措施。
高校需要創新思維用以新媒體平臺的管理部門來充分認識未來新媒體的發展方向,我們要精通各種類別的新媒體工具用途,以靈活、穩定的節奏推動高校新媒體平臺走向前沿化。同時我們也需要擴大平臺容量,此容量應該包括制作團隊的容量提升,加大對于新媒體平臺建設的人力投入,為保證平臺建設高質量化。根據新媒體平臺的定位,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綜合類、服務類、新聞類等,實行分類管理。推動高校相關新媒體建設,將新媒體打造成一個種類豐富、容量龐大的平臺。
我們要在新媒體平臺的建設中發揮其思想引領的作用,加強文化的傳承,增強政治覺悟,在新時代環境下,認識新媒體平臺運營隊伍的特點。高校新媒體平臺作為面向全體高校師生的工具,其管理運營隊伍必須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使其成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陣地。
高校新媒體運營隊伍的特殊性,在于大學生群體的流動。當下新媒體運營主體力量依然是在校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容易導致團隊成員流失,加強對運營團隊的培訓力度,搭建科學合理制度框架,做到成員更替后,能夠延續文化承接,才能夠將校園新媒體建設成一個綜合化、特色化的校園服務平臺。
新媒體的興起與普及,深刻改變了高校宣傳方式與工作方法,也創造了機遇拉近學生與學校的對話距離。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多樣性也對運營隊伍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輿論事件往往具有突發性,能夠在短時間對廣大群眾形成沖擊,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讓社會的焦點聚集于此。面對此次突發疫情,新媒體平臺在我校師生積極籌備和規劃的作用下,在防治疫情措施的普及、實施學生活動文化評比、學生線上教育教學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應該抓住此次機遇,結合我校“134123”校園文化體系,大力發展具有我們自己校園特色的媒體平臺,著重培養新媒體平臺建設團隊,加強新媒體發展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系統結合。
新媒體平臺注重于在思想上引領同學,在對于還沒有完全形成成熟的社會價值觀的青年學生來說,他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由于網絡的復雜性,信息渠道十分眾多,所以我們也要引導同學加強網絡辨別性。
我們將秉承著華德人刻苦專研、永不放棄的精神,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高校新媒體平臺建設,打造有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的網絡新媒體平臺”,創作出貼近師生思想實際、具有生命力和鮮活力的網絡內容,為高校新媒體平臺建設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