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連
樹木是指具有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特性的一大類物種。行道樹木是指在道路兩側種植的整齊的樹木。在城市中,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城市發展的綠色化。行道樹木在優化城市環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水土差異導致一定面積內適宜種植的街道樹木數量較少,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開發和培育新樹種,引進和馴化野生樹種。在樹的養護階段,主要應結合目前對街樹的研究成果,節約用水和能源,在允許的條件下少用農藥、殺菌劑、化肥和所謂的營養液。減少因保育而引致的環境污染及保育成本。利用當地優勢樹種培育抗逆性強、適應性強的樹種,充分發揮街道樹木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行道樹的作用。
行道樹木主要種植在城市道路的兩側,不僅可以遮蔽行人,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減少噪音,這對于城市綠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①街頭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并實現新鮮空氣和清潔空氣的功能。②街道樹木可以減少道路噪聲的危害。道路噪音可能會對人造成不良影響,包括睡眠不足,精神疲勞,情緒焦慮等;行道樹可以消除由于遮蓋葉子和樹干而造成的部分噪音,從而減輕了傷害。③行道樹可以美化城市形象。綠色代表舒適和健康,而行道樹所代表的健康生動形象可以為城市增添些許風情。
2.行道樹的栽植原則。
(1)科學、合理進行栽種。在決定種植行道樹之前,需要進行現場調查,以了解城市的氣候,地質,生產環境,維護技術等。同時,還需要具體了解各種樹木的生存條件和環境。樹木種類,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科學,合理,可持續的發展。
(2)豐富的林木種植。在中國,許多地方種植的行道樹屬于本地樹種。因為當地的本地樹種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活環境,所以它們的特點是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成活率高,結果迅速。同時,它們也代表了當地城市風格的特征。第一,所以城市行道樹選擇種植更多的本地樹木。但是,為了滿足多樣化的造林需求,有必要增加外來樹種的種植。在引進外來樹種的同時,必須注意原生樹種與外來樹種的和諧種植原則。通過外來樹種可以提高城市的美化和綠化效果。街樹的選擇性可以滿足城市道路綠化多樣性的發展要求。
1.行道樹修剪目的。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行道樹不僅具有城市綠化的功能,還具有生態,城市標志,城市文化等功能。結合城市中各種道路的主題和資源,提取重要元素,從樹種,樹形等方面探索行道樹木的顏色等特征性景觀,行道上的樹木修剪是促進樹形景觀的重要手段,通過街上樹上不同的樹形特征標志來引導市民和外國客人認識這條路,加深了城市的印象。在新時代,修剪不僅促進了增長,改善了景觀,確保了安全性,而且還帶來了新的內涵,例如調節生態和加強城市標志。
2.行道樹的修剪原則。
(1)行道樹的分支點的高度應整齊,同一道路上同一樹種的分支點的高度應相同,不妨礙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一般高度為3.5m-4.5m 是合適的。
(2)樹干明顯的樹種應保護其主要樹枝不受損害。樹干微不足道的樹木應根據樹木的特性修剪,以使樹木的形狀更整潔美觀。
(3)如果在樹上有一條路線,應避免樹枝的生長影響路線,并及時修剪過長的下垂樹枝,以免影響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駕駛。
(4)新種植的行道樹木應在栽種一年后適當縮短,以防止樹木倒下。
一般而言,修剪行道樹木的原則必須首先確保樹木的正常生長并減少損害,其次要確保樹木的生長與周圍環境和諧,減少其與建筑設施的矛盾,并充分發揮行道樹的作用。
3.城市行道樹主要樹種修剪技術。
(1)國槐修剪技術。①在冬季休憩期間,修剪生長較弱的刺槐,并在4m 處剪裁其主干,以刺激花蕾平滑地長出新芽。②對于生長形勢一般的樹,應剪掉冠層上部的主枝或側枝的一部分,可以選擇有前途的新枝代替舊枝,形成新的樹干。③徹底切除病蟲分支,橫枝,重疊枝,枯枝,長枝等,并用油漆,泥,蠟封口。④春季,在選擇3 到5 個強壯的枝條和強壯的芽后,清除剩余的芽和枝條,并在刺槐的整個生長期進行重復操作,以促進選定的枝條快速生長并減少養分樹的流失。⑤及時清除刺槐的花果,使樹上的養分被樹枝吸收,迅速形成大樹冠。
修剪還應避免一些覆蓋道路設施的街樹,例如信號燈,路燈和標志。《規劃樹木修剪法》要求,修剪樹木必須避免上述設施。特別是對于電力線,該規劃還詳細規定了安全距離。例如,對于電壓小于1000伏的電源線,樹冠與樹冠之間的距離大于1 米;對于電壓為30 kV 至110 kV 的高壓線路,樹冠必須保持至少4 米的距離;如果是150 kV 至220 kV 超高壓線路,則安全距離必須大于5 米。
(2)法桐修剪技術。在休眠期(11 月至12 月)修剪李子,首先確定主干樹枝,從樹枝上鋸掉多余的粗樹枝,然后將主干樹枝切成約12 m 的高度。法桐的樹枝粗壯,采用高空作業設備,并從頂部切下短段。為了確保安全,可以使用起重機將短樹枝懸掛起來以引導著陸。修剪主干樹枝后,要求對側枝,直立樹枝,下垂樹枝,患病樹枝,十字樹枝,弱樹枝,向內樹枝和影響其他設施的樹枝進行稀疏,并在主枝的6m 以下被全部刪除。修剪較長的側枝時,不能用一把刀將其剪斷。側枝應先在樹枝頂部的1/3 處剪開,然后再剪短,以免損壞主干和主干樹枝。保留的主枝,主干枝和側枝應牢固,開角適中,對未來有利。老樹生長很長,主莖和側枝較粗,修剪時切口應與原始樹枝的莖齊平,且切口應光滑而不傷樹皮,應使用防腐劑要切,以免害蟲和過多的水分蒸發。在生長期,要及時切斷樹干底部的萌芽枝,破損枝和病枝,以確保法通的生長,確保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新種植植物修剪技術的要點:①確定3-4 個分支的主干分支;②有序疏通內支,長支,下垂支,超密支;在主干樹枝上發芽的樹枝,及時擦凈芽。
(3)銀杏修剪技術。應把偏向冠方生長的新枝條頂端樹梢、過密枝、徒長枝、重疊枝、徒長枝、細弱枝、直立枝、枯枝、萌條、萌芽;然后針對密度較大的強枝,可以用繩將其拉開,保證通氣透光、疏密適中,慢慢把自然開心形形成。修剪的過程中要合理控制結果枝和營養枝的比例、確保樹形合理、易于豐產、通風透光好、操作方便、枝要滿冠,保證葉片始終不超過合理范圍。
行道樹木的整形和修剪是城市綠化管理的重要任務。修剪林木時,必須遵循樹木的生長規律和趨勢,并根據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對林木進行有效修剪,以使林木穩定生長。為了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維護人員應增加對修剪技術的投資和學習,提高修剪水平,開展整形工作,并努力建設和美化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