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偉
1.以傳統的經營模式為主、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
我國物流行業目前發展迅猛,但是經營企業在貨物周轉的快捷性,安全性和專業化經營方面還有較大可提升空間。多數物流企業采用傳統及營模式信息化程度低,智慧物流方式的使用根式無從談起,辦公方式仍以電話、手機等傳統手段開展工作,直接是結果就是企業效率低、反應慢,降低競爭力。部分規模物流企業的確已經著手物流信息化建設,但是主要還是停留在以電子計算機為主體的辦公系統信息技術使用階段,經營數據分析和管理部門的人事、財務等方面信息不能互聯,局部辦公室效能提高,但未達到提高整體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
2.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后。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公路、水運、鐵路、航空等方面的基礎設備的不斷完善,國內物流行業迅猛發展,出現了個別物流網信化和智慧物流先進技術開發使用的典型的物流企業,但行業內總體體情況是弱、小、散、雜的一個情況,服務水平和效率均有較大可提升空間。從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到具體物流企業經營規劃設計等方面的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客戶服務的體驗度不夠高,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對信息化發展的速度估計不足,對信息化智慧化設備使用在投資與收益比方面給企業帶來的正向效益判斷不夠準確,因此導致新型物流裝備的使用不能得到有效推廣,前期布局規劃不合理造成后期改造成本高、困難大,致使行業部分企業信息化裝備得不到廣泛使用,降低了物流服務水平和效率。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依托的基礎是信息技術支撐下的互聯網,是對互聯網的擴展和延伸,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撐使一個個的具體的物品變成了客戶端,可以進行廣泛的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信息化、遠端控制和智慧化網絡,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實現高效互聯。
顛覆傳統通訊手段依托物聯網傳感技術,類似于在物流行業已廣泛使用的如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暨無線射頻技術、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二維碼、電子產品標簽(EPC, TID)等技術手段,通過物聯網技術使用加速對數據的分析、處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云計算數據處理技術的進步,物聯網大網絡可以實現短距離的有線通訊和無線通訊,長距離的有線和無線通訊,即實現了通訊手段的多樣化同時滿足了低能耗的實現信息的傳輸、存儲,面對海量的信息數據處理需要也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高效的處理,同時頻道技術和設計標準也在開發完善中,這些技術的應用就實實在在的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物流工作環節的效率,使之更更環保、更高效。
2.有利于大數據分析智慧化分析控制。
面對數字化時代的海量信息數據需要檢測和傳輸,只有設定好與之匹配的技術指標和控制標準,進而較好的完成數據的分類和比對做好信息反饋控制,然后做好數值對比分析,掌握事物發展動態,利用分析結論幫助完成預期計劃,這就是信息化控制的與大數據分析的目的。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對于大數據的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其價值不僅僅是對過去數據的收集,對過往狀態的掌握,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海量的數據信息分析和判斷事物發展的趨勢,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技術支撐是強大的“存儲-分析-計算”能力,可以完成對各項數據的處理、分析,參量的概率進而推算出發展的趨勢,這些信息的取得可以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布局準備,對應到與物流相關的方面比如電子商務,可以分析處理客戶的興趣愛好,關注方向,進而提供所需的服務,企業就可以更好的發展,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物聯網技術,利用信息接收器對于各類數據的收集整理、監測只是最基礎的環節,是信息量化控制處理的前置要求,通過這些措施的應用準確的收集各項物流信息,運輸車輛信息,倉儲種類、運輸位置、包類型等等各類信息,這些就是物聯網數據分析對智慧物流發展的促進關系。
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智慧化的物流作業,就是智慧物流,這極大的提高了物流管理和貨物運輸的效率。綜合利用互聯網、計算機、電子機械的自動控制技術,使設備達到自動化作業,信息系統可以實現對物流作業環節的有效監控,確保供應鏈物流系統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智慧物流就是在互聯網、計算機、電子機械的自動控制技術系統發展起來后才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這個行業的興盛發展。智慧物流有下面幾個顯著特點:
1.物流信息的開放性、透明性。
以“物聯網+云計算”為基礎信息處理能力,足以滿足對海量物流數據信息的處理,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透明、開放的智慧物流的管理運營平臺,構建萬物聯網生態系統,這個平臺既可以面向顧客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實現消費者、商家共同發展,也可以打造成企業聯盟形成物流企業的一個利益“朋友圈”。比如現在流行的“見物購物”、“跨徑電商”等等物聯網應用產品,都是基于物流信息的處理智慧化,物流信息的開放性、透明性而實現的。
2.物聯網在智慧物流環節的應用。
物聯網是把一個處在物流生產、倉儲、運輸、包裝、銷售等各環節需要計劃安排的人員、貨物、互聯網、傳感控制器,操作機械、全球定位系統、電子標簽、射頻設備等以數字信息化手段組織在一起的方式,真正意義可以實現操作現場無人化、遠程化操作控制的高效手段,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最終達到物流管理的智慧化。
3.物流與電子商務的有機結合。
目前無論是從事物流管理的業內人士或是其他相關的行業的人員都對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均寄予了厚望,在信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極大開放了市場,做到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在物聯網環境下的實時互聯,大大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而電子商務的健康穩定高速的發展正是基于高效的物流服務環節才能實現的。
結束語: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供應技術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各種運營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隨著不斷的推廣應用,其管理運行模式也會進一步的完善與成熟。隨著我國5G 牌照的發放,接下來物聯網技術分發展將迎來春天,傳統通物流管理模式必將接受時代的挑戰,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技術也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