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翌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給我國各行各業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技術紅利,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甚至帶來了觀念的變革。具體到經濟管理領域,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將工業、農業、商業、貿易等行業在廣度與深度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聯系,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增強了經濟與市場活力,提升了各個產業的競爭力,故此,我國應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來加速經濟發展速度,改進經濟發展質量,讓我國各行各業實現規模化、高質量發展。
1.信息化建設可以為經濟活動提供信息支持。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社會經濟顯得日益活力四射,經濟朝著良好的方向運行,這就是信息化的成果體現。信息化建設為社會經濟的各行各業提供了大量信息數據,為經濟領域的生產、經營、消費與流通環節收集與整理了具有可開發價值的信息,便于各行各業制定出正確的發戰策略,也有助于相關機構對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2.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經濟效益。經濟運行的好壞,關鍵在于經濟效益的提升,只有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才能確保社會經濟始終朝著良好、健康的方向發展,故此,現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提升經濟效益。經濟信息化建設可以為供求雙方搭建起信息交流平臺,共同維護供需雙方的經濟利益,避免資源浪費,進而為供需雙方科學合理決定生產總產品的供給數量,避免無謂失誤,實現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科學搭配。
3.經濟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指導經濟活動。現代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生產活動與管理過程,這些活動都離不開企業組織的積極參與,如何有效生產、有效分配、有效流通,避免無效競爭,就離不開有價值信息的提供與分享。經濟信息化建設都可以參與經濟活動的企業組織提供各類信息,并充分使用信息化技術,積極應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自由流通、充分共享,指導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防止大起大落情況的出現。
經濟活動是國家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環節,經濟信息化建設就可以有效優化布局結構。經濟活動也是拉動GDP增長、促進消費、活躍社會經濟、促進發展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的助力劑,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互聯網+與各個產業的結合,就形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形態,給各行各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新的經濟方式層出不窮,這就是經濟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顯著特征。隨著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制造業的升級換代,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也不再單單依賴一種途徑,投資、消費與出口三種引擎并駕齊驅,加之互聯網技術的推動,當前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社會經濟逐步擺脫對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依賴,新型工業化已經展現了經濟活力,這也是經濟信息化的另一個特征。具體到新興制造業的發展,在互聯網+利好因素的刺激下,這種制造業已經帶動了工業產業的整體升級,保持了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有效緩解了社會經濟下行的壓力;新興制造業的振興,對一些工業原材料、生產必需品的需求成倍增加,加速了商品流通速度,促進了資本循環,有效解決了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新興制造業的發展,可以提升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活躍出口貿易,擴大工業產品的貿易額,這也是經濟信息化建設的第三個特征。
1.加速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速度。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整體穩定,處于良性運行階段,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隨著經濟增長速度回落,一些行業出現了一定的壓力,這就給就業與收入帶來了新的挑戰。在當前的客觀環境中,我國社會經濟就應保持平穩運行,制定出科學的發展決策,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互聯網平臺來做好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工作,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布局,通過經濟結構的優化來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在經濟發展進程中,還應注重環保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來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不斷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減輕污染物的排放量,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實現信息化技術與社會經濟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項經濟優惠政策,充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化技術與社會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信息技術來提升工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除了生產領域外,現代服務業、商業活動也應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現代商業、服務業,振興數字經濟,帶動整個社會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信息化技術與社會經濟領域的深度結合,優化經濟發展與商品流通環境,通過創新來增加新的經濟價值。
3.通過信息化建設來帶動管理創新。為促進工業經濟的良好發展,應不斷轉變管理模式、生化信息技術發展及信息化,旨在為創新管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礎。工業企業方面通過使用信息技術,能對工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這就需要認真執行流程操作。同時需組織業務流程系統、運營模式進行創新,然后加以相應的完善處理,合理運用企業內部資源、企業資源生產。在此之后,于企業中運用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工業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將相關技術融合后構建新的管理方法,以便從根本上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
4.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為促進工業經濟信息發展,應有效使用工業經濟信息化技術,加強數字化信息管理,在政府部門下達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創設良好的經濟市場環境,給予經濟信息化服務提供更多的支持,進而獲得最佳的經濟信息化效果。
5.利用經濟管理信息系統來協調經濟發展。經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需做好各方面協調工作,以便充分發揮出企業信息管理體系的作用,加強經濟管理的同時編制相應的信息管理機制、經濟管理運行機制。除此之外,需要正確看待經濟管理中的相關數據,旨在為經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凸顯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經濟管理信息化是一個持續發展進程,不僅僅需要政策的鼓勵與刺激,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參與,尤其是企業組織的就積極參加。信息化技術與經濟管理的深度融合,可以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整合、科學調度,促進經濟發展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通過創新驅動、互聯網+來帶動管理變革,實施管理創新,促進社會健康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