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毅
林業經濟創新管理的內容比較多,主要進行內部管理模式的創新,強化林業經濟知識管理,與此同時注重人力資源管理與建設。要明確林業經濟創新管理的發展趨勢,注重多樣化發展,提升產業化程度,在加強經濟評估的同時引入現代化科學技術,攻克林業產品技術難關,通過技術改革來提升林業經濟效益,保證林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使其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人才是林業經營生產期間的關鍵內容,與林業經濟發展建設息息相關。但是有些林業部門缺乏對人才方面的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比較低,沒有結合當前的發展形勢對林業人員進行培訓,導致專業化人才比較少,無法提高林業的經濟建設水平。
目前,林業產業經濟管理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制度與現實情況不符合,難以對實際的工作進行指導。另外,有些經濟管理制度只是形式,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也難以發揮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林業經濟管理制度。
對于林業產業的發展來說,提高產業化發展程度至關重要,這是促進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目前我國在林業產業發展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化鏈條,這就導致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偏低。
林業產業建設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資金缺乏的情況十分常見,導致后期的森林維護管理落后,容易出現多種自然災害,造成損失。
林業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林業經濟管理建設有著密切關系,要加強對林業人力資源工作的重視,對以往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創新。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思想理念,結合現代林業的發展形式創新人才選用標準,可以通過調整福利待遇的方式來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其次,要定期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來提高林業人員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水平,通過完善的考核制度推動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為林業經濟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林業經濟創新管理需要結合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并在落實的過程中結合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制度內容進行針對性調整。要對林木采伐制度進行完善與創新,確保采伐作業開展期間的合理性,控制采伐數量不能出現亂砍濫伐的情況,在發揮林業資源經濟價值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對資源的保護。其次,加強林業檢疫管理,病蟲害對林業資源的危害性比較大,一旦發現這類問題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處理,否則會出現大面積蔓延的情況。同時,也需要做好森林火災的防控工作,注重火源管理,以防森林火災發生。最后,要對林業產品加工進行創新,對林業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實現對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中,需要注重對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要實現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利用計算機技術去收集林業資源數據,在此基礎上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其次,要加強林業與企業的聯合發展,提高林業生產力。最后,要充分了解林業經濟的發展現狀,通過完善的制度政策來對林業經濟進行創新管理,以推動林業經濟產業的良性發展。
林業產業的周期性比較長其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無法在短時間內體現出來,那么在進行林業經濟創新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這樣才能將林業資源的作用與價值充分展現出。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結合林業發展形式制定階段性的發展目標,保證短期目標的合理性,同時要與長期目標的方向一致。
林業資源的覆蓋面積比較廣泛,在進行經濟創新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大規模投入,要想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則需要積極引進科學技術,實現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高效應用,利用先進技術來開展各項工作,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實現技術上的改革。要加強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保證林業經濟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開展,這是現代化林業建設的必然趨勢。只有將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充分體現出來才能進一步推動林業經濟發展。
目前,我國在林業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不斷進入效益較高的林業產品,不斷強化深加工程度,形成產業鏈,全面調整林業經濟結構。另外,還需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動林業經濟健康發展,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扶持經濟實力較強的林業企業,對于經濟效益較差的小企業,實行幫扶和兼并政策,幫助林業經濟穩定發展。
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仍然沒有重視山地環境開發環節,在林業定位方面,國內分歧較為明顯。在我國國有林場物資處理相關規章制度中,林業產品被定義為副產品和主產品兩種類型,副產品是指種實、枝葉、菌類、草類等產品,主產品被定義為余留根須和竹木等產品。同時,國家本著保護環境這一目的,嚴格限制砍伐樹木,缺少大量利用和研發其他可再生環保資源。進而致使我國生物材料這一可持續發展產業沒有興起。
總之,林業產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之一,對社會的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都發揮了巨大的價值,因此需要不斷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創新林業經濟管理制度和方法,調整林業經濟結構,提高林業經濟管理的質量,使林業經濟向著信息化、規范化等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