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靜菲
化工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化工企業不僅是高污染企業,而且是高耗能企業,化工企業的耗能占世界能源消耗的十分之一,主要消耗石油、煤炭、天然氣、原鹽、化學礦、天然橡膠等,其中有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影響到了世界人民的生存基石,因此,本文將創建綠色創新軟環境的指標體系,分析出化工企業的發展的影響因素,從企業本身出發,深入問題的本源,構建指標體系,從而提出該企業綠色創新發展的規劃和建議。
在企業網絡輿情影響方面也有很成熟的研究。企業通過網絡輿情獲取當前社會熱點信息,對于企業來說,它可以幫助企業掌握本領域最前沿的信息和熱門技術,通過這一點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企業網絡輿情危機傳播的供應鏈中存在溢出效應。企業負面事件對消費者信任的影響,消極事件分為能力消極事件和完整性消極事件。可以通過情景模擬和實驗方法,檢驗不同類型的負面事件對消費者信任能力維度和誠信維度的影響機制。網絡輿情會影響企業品牌,且負面網絡輿情事件會影響企業信用水平。
在企業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誘因方面,可以把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誘因歸納為:一是產品和服務存在缺陷;二是企業管理不善;三是企業之間不正當的競爭;四是企業的生產導致了公共安全問題;五是企業領導人或者企業的員工不恰當的話語。另外企業網絡輿情危機有五個影響因素:企業對負面網絡輿情的關注程度、對企業形象的重視度、組織文化的滲透度、輿情系統的完善度和輿情的監管力度。企業需要重視負面網絡輿情,妥善處理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將企業損失降到最小。網民關注度、媒體關注度、傳播速度、話題敏感度等都會影響企業網絡輿情的態勢。可以從媒體、企業、網民等方面分析網絡輿情傳播過程中的影響。
國內外對化工企業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回應效果影響因素軟環境指標體系的構建成為本文指標體系初選的基礎,在參照之前學者的研究后,構建出初選指標。法律政策環境指標為化工企業網絡輿情危機事件提供政策保障和依據,一方面,法律環境提供了規章制度的支撐,包括了法律法規的健全度、連續性和普及程度,法律法規規范著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引導化工企業合理創新,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另一方面,政策環境提供政策保障,政策環境包括政策的完備性、穩定性、公開性等。這些因素就構成了法律政策環境。法律政策環境在外部回應效果影響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個化工企業生存和發展,外部環境的穩定極其關鍵。行政管理環境指標是增加對化工企業的監管力度,提高化工企業的準入門檻,政府提高執法的力度和效力,增加透明度,讓化工企業更加規范,政府也應該創新管理辦法,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加強對環保的重視和宣傳力度。服務支持環境指標是政府或者其他服務機構對化工企業提供的支撐服務,需要這些服務體系對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重視,支撐著化工企業的技術創新,弘揚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傳統。資源與環境保護環境指標是化工企業回應效果影響因素中一個獨特又關鍵的因素,化工企業是高污染和高耗能化工企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網絡輿情危機事件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劃分了三個二級指標。第一,污染治理,在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廢物和廢氣,產生的垃圾要做無公害的處理,最好是垃圾分類處理,因為垃圾中會有危險的化學物品。文化觀念環境指標是長期培養的,員工的價值取向是特別重要的,要培養化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讓員工樹立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大力提倡和建立化工企業文化,化工企業文化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大力宣傳,建立化工企業綠色生產戰略。人才教育環境指標對員工進行培訓,建立自己的科研體系,用科技進度來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廢氣、廢水處理。任何決策或者管理方式的踐行都不開員工的配合,員工是網絡輿情危機事件戰略的參與者和踐行者。
化工企業作為污染大戶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責任。從構建出的指標體系可以得出法律法規環境、行政管理環境、資源與環境保護環境、文化觀念環境、人才教育環境這五個一級指標對化工企業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回應效果影響因素貢獻最大。其中污染治理、資源節約、綠色技術創新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啟示化工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要提高廢物處置利用率和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加大垃圾無公害處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加強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的范圍,提高綠色產品創新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