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海
每逢夏季暴雨天氣或臺風頻發的季節,發生城市內澇災害并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新聞屢見不鮮。為了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規劃發展的角度進一步優化,提升給排水系統的運載能力。并秉持著同步創新城市發展進程的設計理念,應從合理性及科學性的角度提升道路給排水系統的實際作用效果,改善整個系統的結構和施工過程的質量。將自來水供給和雨水排放等多個環節緊密銜接,全面提升城市給排水管道網絡的穩定性和使用耐久性。
市政給排水管道的規劃設計主要目的就在于滿足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需要。在這樣的實際需求下,相關部門對于給排水管道設計方和施工方之間的協調和整合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施工方案及規劃實施的階段,市政管理部門應嚴格對給排水管網的設計合理性及使用程度進行客觀分析,并對其可能出現的各種缺陷和不足及時指出并予以改進。直至制定出一套具有較高可行性的應用方案才能交給施工方開始后續過程。為了有效確保給排水管道的設計和施工等工序能夠按計劃有序推進,就需要從設計和施工兩個部分入手,通過體系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保證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給排水管道的質量。
要結合現有的市政給排水管網進行有效的提升和功能的改善就必須對既有管網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現階段,既有管網作為基礎設施已是我國城市給排水管網設計的核心體現。原有給排水管網與新建管網的設計上會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保存有大量古建筑的城市。考慮到古建筑的給排水管道系統與近現代給排水管網的銜接難度較大。因此需要針對古建筑物的給排水現狀及其給排水需求,參照現代市政規劃中的相關規定開展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功能優化。通過給排水管網的合理設計,并充分掌握已有管網的基本功能特征才能保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說,只有滿足了實際需要和客觀條件的給排水管網設計方案才能做出良好使用效果的預期。
城市中大規模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往往需要經歷招投標環節,中標的建設施工單位從成本和經濟利益的角度考慮,在給排水管道等工程項目的選材和施工工藝等方面會有一定的取舍。甚至是選用標準過低的建設原材料,工藝落后的施工技術等現象也時有出現。這些不符合規定的設計與施工操作會嚴重影響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的使用穩定性和耐久性。一旦出現爆裂或堵塞,維修時又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因此,市政規劃中的給排水管網不但要在設計方案上持續推陳出新,在建設質量上也要有所保證。考慮到地下市政管網的使用時間較長,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從原材料和施工技術的角度出發,汲取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工藝,在保質保量完成給排水管道工程的設計和建設工作的基礎上,憑借較高的施工建設標準和嚴格的施工技術要求,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使用需求。提前實地勘察,掌握地下排水方向,匯水總量等技術指標。防患于未然,杜絕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性天氣下城市內澇的發生。
首先,市政給排水管網應能充分適應城市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的供給要求。規劃設計階段就需要從長遠角度考慮,通過運行穩定并且具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功能設定為后續的給排水管網改造和升級做好基礎性工作。其次,給排水管道作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與其他城市設計和規劃方案保持協調和統一。堅持以科學發展,合理規劃為發展導向,在設計階段落實給排水管網的基本功能要求,并為與之關聯的其他市政規劃預留好銜接和配套的通道,進而使市政給排水管道能夠和城市整體的發展規劃步調保持一致。最后,在給排水系統的功能和結構設計上也應充分體現出環境友好性。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將環保的思路和技術要點在市政給排水管道的設計、施工和使用等全過程中得以體現。
現階段已經建成的市政給排水管網在長期的使用中經常會暴露出一些問題。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不合理因素,例如鋪設深度不夠,覆蓋范圍不足等都會引發投入使用后的諸多問題和不便。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并從根本上緩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給排水管網設計與施工階段的尖銳矛盾,應針對市政道路給排水規劃及施工要求開展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施工過程。
市政給排水管網工程的前期須組織實地勘察,在專業技術人員和施工方代表的參與和監督中完成初步的自檢自測。由于施工測量階段的數據和項目都會影響施工方案的制定,因此測量過程務必要保證精度。必要時可設定比標準規范更高的測量精度,以此確保測量過程的效率。
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建設核心任務就是地下管道的鋪設與安裝。為了保證給排水管道的使用年限及日后運轉的穩定性,在管道規格、材質的選擇方面要下足功夫。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選擇對應的管道完成安裝施工,對于常見的PPR 給水管、鋁塑復合管、鋼塑復合管及PEX 給水管,要先區分好各種類型的優缺點及適用性,再結合功能及年限要求完成選型。
市政給排水管道的輸送距離一般較長,不同規格、埋深和走向的管道之間的連接處理對施工人員的行業經驗和技術專業度要求較高。以玻璃鋼夾砂管接口為例,由于其密度較小,單根管道的預留接口數量較少,在排水管道承接時宜選用承插式O 型雙密封圈連接法,可在有效控制淤泥層施工效果的同時,減少地基處理的成本。又比如預應力鋼筒砼管,施工前挖好溝槽,安裝時用吊車將其放入溝槽中,用手拉葫蘆的方式對管道承接口進行檢查,確認其暢通性,同時確保預應力鋼筒砼管的插口與已安裝的管道承口吻合。
綜上所述,市政給排水管道的設計與施工環節都需要按照長遠期規劃設計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也許保證技術的規范性和管道選材的合理性。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堅持給排水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