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壽豐
2019年,新政府會計制度正式實施,強調使用3+5要素的會計和核算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面對著新的挑戰,相應工作也有了新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出的更多要求,醫院需要落實財務內控管理的優化調整,推動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
1.核算向著精細化發展。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醫院普遍對自身業務進行了拓展,并加大了財務管理力度。此時,財務管理與核算逐漸由原有的粗放式向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
2.政府會計制度更新。當前,新政府會計制度落實,要求在財務管理中引入雙系統核算。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必須要完成當前賬目的梳理與核對,而相應工作的展開需要內控管理的支持,以此保證工作的規范性。
3.醫院收支結構復雜。醫療改革賦予醫院行政事業單位的責任,促使其收支結構復雜化,提升了財務日常管理的難度。此時,優化調整財務內控管理是必然選擇。
現階段,醫院的業務范圍得到明顯拓展,服務種類也所有增加。此時,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內容、流程與人員更為復雜。若是依舊沿用傳統的財務內控管理模式,則極易導致內控信息傳遞緩慢、信息丟失或失真等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在醫院日常業務繁瑣的影響下,存在部分數據記錄不規范的現象,無法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提出的要求。
此時,醫院應當積極引入先進管理理念與技術,對財務內控管理流程展開優化,并重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制度條例、組織結構。在此過程中,必須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完成財務內控管理流程的優化,把握現有管理流程的風險點與問題點,以此為切入點完成內部控制制度的更新,保證制度與流程的統一性。
在傳統的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且效率并不理想。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得到普及性應用,為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管理工作效率效果的提升。目前,多數醫院已然完成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替代傳統的人工管理。基于此,在進行財務內控管理升級時,應當實現財務服務技術與內部控制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優化。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落實醫院內部控制管理信息一體化平臺的更新,在內控流程、運行監管體系中融入大數據技術,為醫院形成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推動醫院財務內控管理水平提升。重點落實管理系統的優化改造,促使其向著高數據化、高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與其他企業相同,醫院總資產主要有貨幣資金、存款、固定資產構成。其中,貨幣資金的流動性與風險性更高,需要進行重點管理。在醫院的財務內控管理中,基于貨幣資金的管理主要存在于支付業務中,例如醫療器械采購的支出、科研項目的支出、日常經營方面的支出等等。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下,這些貨幣資金的內控已經不能使用單一的審批流程,必須引入日常管理與專業流程審批。
醫院支付業務的內控管理主要環節包括申請、審批、核算、財務審核,在加大貨幣資金審批管理力度時,可以從上述環節入手。其中,在申請環節,要求申請人在審批系統中提交申請,明確表明申請資金金額、用途等,并提交相對應的證明材料。在審批環節,要拒絕缺少說明材料、違背申請規定的申請書。在核算環節,應當多次審核、檢查、確認審批手續以及相應申請材料,核算通過后發放資金。在財務審核環節,對比銀行日記賬與現金日記賬、庫存貨幣資金,確定其是否具有一致性。
當前,醫院的內外業務復雜性較高,往來賬務的內容也更為多樣,包括職工薪酬獎金、醫療器械預備資金等等。此時,發生往來賬目核算不及時等問題的概率增加,極易引發長齡壞賬、內部資產流失、會計信息不完整等現象的出現。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指導下,必須加大有關往來賬目問題的處理力度。
在此過程中,需要著重展開的工作內容如下:第一,徹查基于現有醫院業務的往來賬目。在理清賬目的基礎上展開往來賬目的核算、分類,并設置統一的核算對賬模板。第二,落實賬目及時核算,堅決杜絕使用模糊不清的方式處理往來賬目。第三,引入專賬對專人模式,將賬目責任細化至個人,避免責任推諉。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出的更多要求,醫院需要落實財務內控管理的優化調整。通過更新財務內控管理流程、構建數據信息平臺、加大貨幣資金審批管理力度、著重處理往來賬目問題,推動了醫院財務內控管理的工作升級,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