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積慧
(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新形勢下,在推動各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也促使各行業間的競爭更加的激烈。為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重視強化企業的改革與創新,重視做好企業的內部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和環節。會計信息和相關的數據,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發展狀況、資金使用狀況、業務活動經營狀況等。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重視有效的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確保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的正常運轉,確保企業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會計監督職能指的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充分的發揮會計工作職能,利用會計工作的特點,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資金和財務狀況、經營決策等進行全面的、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企業的各項活動開展的規范性,有效的規避發展和運營過程當中的財務風險、經營風險。
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規范化進行財務工作、會計工作,有效的發揮財務核算、核對職能,進而更加全面的、更加準確的反映企業某一階段的經營狀況、各項業務活動開展的狀況以及企業的資金活動狀況。
強化對企業運營與發展各階段、各環節的資金流的監督和管控,嚴格的依照會計相關的制度、法律法規、規范要求進行管理,確保資金的科學合理使用和分配,確保各環節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的安全性,確保各環節的資金的運轉安全。減少各環節生產和經營過程當中的資金浪費、資源浪費現象。
通過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規避企業運營與發展過程中的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象和其他不規范行為。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完整性和真實性、準確性。
滲透于企業經濟活動和日常管理全過程中,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預測,制定和完善計劃方案,嚴格的依照相關的流程、規范,做好審核、檢查相關方面的工作,分析各項業務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降低風險和損失。
我國在推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也在逐漸的完善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規范和約束會計工作的開展和會計人員的行為,從而提高會計監督職能效率。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當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①頒布的相關會計行業法規、觀點、條理等不夠嚴謹、不夠細化,這方面的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仍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導致人們對于會計監督職能缺乏全面的、準確的認知,在會計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違法違規等不規范的行為,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不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②在會計監督職能作用發揮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參與到企業的業務活動開展當中,實施的過程當中不夠全面,影響會計監督的效果。③執行力度不夠,執行和實施不到位,會計監督的意識不強,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仍然存在形式化的問題,影響會計監督的效果。
為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化開展,有效的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需要確保企業會計職能行使的權威性。由于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在會計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缺乏標準化的、統一的制度和規范。各地區的企業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存在依照本地區、本行業相關制度,憑借經驗管理的情況。導致會計監督只能在實施的執行和實施的過程當中比較分化,管理工作的開展較為混亂,影響會計監督的效果。
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需要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確保企業的會計工作開展和執行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部分企業的制度體系不完善,導致會計工作執行和實施中的一系列問題。例如:①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不到位,在內部審計和監督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明顯不夠,從而影響了會計信息和相關的數據的真實性、全面性,導致信息不對稱性問題,影響企業的經營和決策。②缺乏系統化的、完善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監督體系,沒有實施全過程的、動態化的會計監督,在風險監督和管控方面存在不足;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夠完善,容易出現執行和實施中的不規范行為;④會計監督的方式比較落后,職責不夠明確;⑤內部控制存在不足,在會計預算、資金管理、風險管控方面存在問題。
企業需要全面的、充分的認識到會計監督職能有效發揮的重要作用,強化會計監督的意識,加大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為會計監督的執行和實施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1)根據市場變化的情況,運營發展的需要,相關的部門需要強化溝通和協作,在原有的制度體系、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制定更加規范化的、更加標準化的、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條例和規范要求。
(2)企業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嚴格的依照相關的規范要求和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約束和保障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確保各項活動的規范性。
(3)強調提升會計行業監督職能的權威性,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明確會計責任,確保會計工作、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規范性進行,減少人文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
(4)新形勢下,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信息等技術在各行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會計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充分的、合理的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優化會計服務職能,創新和轉變會計監督工作方式,實施全過程的、動態化的監督和管控,從而有效的提高會計監督水準,強化會計監督效果。
加大企業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和實施力度,強化會計監督的意識,充分的認識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確保執行和實施過程中的責任更加的明確,有效的發揮會計核算職能、會計服務職能。
(1)在會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的實施會計電算化和自動化辦公,提高工作的效率。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施全過程的管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2)確保企業的會計工作執行和實施的獨立性,主動的進行監控,規范化進行財務工作、會計工作,更加準確的反映企業某一階段的經營狀況、各項業務活動開展的狀況以及企業的資金活動狀況。
(3)綜合的考慮和分析企業自身發展的狀況、企業的特點,科學合理的制定和規劃會計監督方案,做好相關的檢查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會計信息的質量。
(4)強化對企業運營與發展各階段、各環節的資金流的監督和管控,確保資金的科學合理使用和分配,確保各環節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的安全性,確保各環節的資金的運轉安全。減少各環節生產和經營過程當中的資金浪費、資源浪費現象。
(5)促使其深入到企業的經營發展和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當中,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預測,降低風險和損失。
在企業的不斷發展中,需要根據發展和變化的需要,不斷的完善會計監督工作管理體系,促使管理體系更加優化,從而有效的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強化會計監督的效果,確保會計監督執行的有效發揮。
(1)做好企業的審批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規范和要求來進行核查,強化對企業經營和各項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資金流向的管控和監督,確保投資決策、經營決策科學合理。
(2)強化對資產的管控,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優化企業的各項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避免經營發展過程中的浪費。
(3)強化管理隊伍建設,做好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提高相關人員的職業素養、業務能力、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化開展,減少實施中的錯誤和漏洞,規避不規范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
(4)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的水平,進而提供更優質的管理和服務。加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執行和實施的重視程度,加大在內部審計和監督方面的投入力度,確保會計信息和相關的數據的真實性、全面性,為企業的經營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構建系統化的、完善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監督體系,強化風險管控與監督。創新和轉變會計監督的方式,重視做好企業的會計預算工作、資金管理工作、風險管控工作,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在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重視做好企業的內部管理相關工作,確保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根據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制度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明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全面的、充分的認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意義,強化會計監督的意識,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內部審計、風險管控的水平,實施高效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創新和轉變會計監督模式、會計監督手段,構建更加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保障企業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