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聶星巖
農村集體資產是農民財富中的一種特征,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幫助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在近些年的發展中,農村土地不斷完善,并被大量征收,使得農村集體資產逐漸從實物形態向貨幣形態進行發展,導致二次分配問題的發生。因此需要農村財務管理者對集體資產進行清產核資,以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效率和社會經濟效益。
將農村集體資產的權屬關系進行明確
在農村建設工作中,開展集體資產管理工作,需要將清產核資方法進行綜合應用,將農村集體資產之間的權屬關系進行明確,主要內容包括村、鄉、組這三者之間存在的集體資產權屬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來說,其擁有一定的企業資產權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權屬和對各類賬外資產進行接收的權屬。因此,在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將農村集體資產權屬關系進行確定后,相關部門將更加明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的認識程度和雙層經營體制的重視程度,努力解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深入細致地開展清產核資工作。
清理農村債務債權
清產核資方式主要被應用在對農村債權債務進行清理的工作中,對農村的債務債權進行核算具有積極意義,可實現對各種欠款的集中處理。如果在進行清產核資時,其對應的集體經濟組織具有能力將各種欠款進行還清,則需要盡量一次還清所有欠款,如果沒有能力,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欠款的償還制度進行針對性制定,或是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欠款進行償還,如果其完全沒有能力償還,或是只能通過貸款的方式進行償還,則可以與村民進行共同商量,制定減免,將還款期限進行延長等;如果存在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則需要集體經濟組織與鄉鎮主管部門展開分析討論,并在審核后將其應收賬款進行核銷。
提高農村財務科學管理水平
認真執行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要求,可保障農村財務關系的清晰,從而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效率和質量,盤活存量資產,增加農民認可度,密切黨群關系。另外,可以促進農村集體資產核查報告制度的建立,集體資產管理記錄工作更加完善,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化、電子化程度,加強相關工作的規范程度,促進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改善農村集體資產流失情況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我國部分農村土地被國家征收,主要用于企業建設或是道路建設工作中,在核算發放農民占地補助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關部門的工作量,某些地方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導致管理工作出現混亂情況發生。從當前發展階段來看,一些地方在資產管理中監督管理不到位,核算工作不細致不準確,分配不公平等突出問題,致使農村集體資產被侵占、挪用等現象的發生,集體資產流失的情況較為嚴重,在此基礎上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可促進農村集體資產的規范化發展,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科學化管理,促進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對改善農村集體資產流失具有顯著意義。
將清產核資的對象和范圍進行明確
清產核資屬于一項較為重要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內容,主要涉及到的管理對象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所屬單位,因此在進行清產核資的過程中,其應用范圍相對廣泛,需要從農村集體資產類型入手,對其進行分類,從而保證工作的開展有效性。農村集體資產主要可以分為農村集體土地、水資源、山地、草原和荒地等資源性資產;農村集體資產建設的房屋、建筑、設備、教育、衛生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非經營性資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投資建設形成的如機械設備、農田水利設施、林木、投資興建或入股企業等具有增值性特點的經營性資產;農村集體無形資產等。
將清產核資的方式和步驟進行明確
在實際發展中,農村集體資產范圍相對較廣,而且類型較多,在歸屬權方面相對復雜,導致清產核資工作的難度被增加,較為復雜,而且在一定程度導致了任務量的增加。因此,在進行農村集體資產核資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資產數量進行明確,并根據實際的管理情況,展開清產核資方式的管理,并從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入手。
從我國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其進行清產核資的過程中,主要過程包括準備階段,進行專門的清查小組建立;其次是實施階段,主要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清查,并對其內容進行明確,展開評估,并促進針對性清產核資監督機制的建立;最后是檢查階段,促進各級主管部門對需要檢查的清產核資結果進行確定,并定期展開抽查審核。在此次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所對應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促進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證農村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針對性管理,并注意對各項資產,資源和賬務內容等進行規范完善。
明確清產核資的內容和流程
就清產核資來說,促進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對其資產內容進行有效明確,主要對資產產權進行界定,對資產價值進行評估,同時核實資產內容,制定相應的資產登記和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就資產清查來說,其主要是以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為主要基礎,這些被清查資產的農村集體組織需要將相應的資產數據資源進行匯報。而清查小組則需要在此基礎上促進資產調查工作的開展,將各項內容進行明確,保證得到有效的清產核資結果。就資產產權界定來說,其在農村集體資產產權界定方面需要從資產的所有合法權益入手,并從當前發展情況入手,將資產所屬權進行羅列,在完成各項界定工作后,促進資產管理工作的完善。就資產評估價值來說,其需要清查小組在完成界定后,對各項資產價值內容進行完善。就資產核實工作來說,其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對農村集體資產按照長期投資資產、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賬目類別進行統一管理。就資產產權登記工作來說,其需要清查小組將已經核實過的資產進行登記,并由鄉鎮主管部門對其登記結果進行核實,并上報到縣市主管部門,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檔案。從而完成各項工作。
加強資金方面的管理
關于這一點,相關部門應切實完善農村財務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方面管理散亂的問題給出合理的更正方案并進行實施,嚴格按要求配備相關且專業的工作人員,要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并讓會計核算的職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另外,時間過于久遠的資金往來記錄也要做切當的處理。
總之,想要適應社會發展產生的經濟新環境就要優化自身的管理體系,確保財產安全,提高經濟效益,并謀定而后動,進行可持續性滾動式發展。
加強專業團隊方面的管理
這一點可以說與上一點是進行聯動的。因為專業的資產管理知識只有專業的團隊才能對其達到真正的明確,而相關部門可以選擇對該方面人員的挑選及培養,擴大資產管理團隊的規模,提高團隊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精神,并對其進行不定時的抽查與考核,甚至是對此建立出獎罰制度,長此以往,相關部門下的資產管理團隊一定能對資產財務業務進行融會貫通,并在遵循工作原則的情況下,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加強相關方面的法律制度意識
由于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通過一系列的內部規章制度來進行彼此約束,要讓資產管理各方面的每部分工作都是合理且讓人放心的,而那些不遵守職業操守的工作人員也要有相關的懲罰制度,另外進行工作抽查是很有必要的一個環節,而這一點可以通過拓展審查視野的目的來實現。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對農民的利益影響較大,需要對其進行妥善慎重處理,一旦出現處理不當的情況,則會對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促進清產核資工作的完善,可將農村集體資產權屬關系進行明確,從而保證將農村債務債權進行徹底清理,促進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達到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目的,并推動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和為農戶服務的能力 ,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