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麗娜
近年來,農村財務管理要求逐漸提高,為優化財務管理質量,順應農村經濟發展趨勢,勢必要革新財務管理方法,取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效果。當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應適時轉變工作思路,具體落實財務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該論題具有探究的現實性意義,內容闡述如下。
財務信息片面公開
財務信息完整性和真實性對農民利益有直接影響,站在農民角度來看,農民有權了解農村資產調配情況。然而多數情況下,農村財務信息片面顯示,這不僅剝奪了農民知情權,而且會出現集體資產流失現象,難以客觀反映農村財務管理現狀。財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混亂管理現象,這極易為徇私舞弊行為提供可乘之機,最終損害農民利益,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財務管理工作執行主體主要是財務管理人員,員工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影響工作效率及質量。現今,村級財務管理職務多以兼職形式執行,現有從業人員學歷水平偏低、專業能力較弱,不同程度影響財務管理工作有效性,導致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居低不高。某農村開展階段性財務審計活動時,發現核算失準、科目誤用等現象,統計可知,賬目差錯645筆,應收金額與實際金額相差64.24萬元。如果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極易為違規違法行為提供可乘之機,導致農村經濟被動發展。
財務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優化
財務管理效果要想達到預期,定要適時優化財務管理制度。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缺乏實用性和有效性,使得財務管理活動無序開展,并且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大幅降低。如今,崗位責任制度、現金管理制度、監督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優化,否則,會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到制約作用,最終弱化財務管理效果。
財務信息公開化
村級財務信息公開,既能保證村民知情權,又能發揮民主監督效用,通過財務信息分析,客觀反映農村經濟階段性發展情況,并為日后財務管理方案調整提供依據。在此期間,保證信息完整性和真實性,讓財務管理決策科學制定,進而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推動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為保證財務管理透明度,應賦予村民民主權,踐行民主理財模式。與此同時,向村民征集意見,合理調整集體資產調用計劃,以此提高財務管理有效性。信息公開方式包括多種,常用方式即通過村民大會下發財務信息,讓村民直觀了解階段性支出和收入,以公開監督這一方式減少違規操作現象。需注意的是,財務信息內容以人民群眾易接受的語言來呈現,讓群眾真正參與到村級財務管理活動中來,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財務管理工作具有系統性、復雜性特征,要想高效、優質推進財務管理工作,應適當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使其出色勝任本職工作,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目標順利實現。在這一過程中,面向財務管理人員組織再教育及培訓活動,以此豐富從業人員知識儲備,讓財務管理人員掌握信息技術及軟件操作技巧,加快村級財務信息化管理步伐。具體來說,聘用職業化財務管理人員,以便為村級財務管理團隊注入新鮮血液。為動態了解階段性培訓效果,啟動績效考核機制,參照考核結果分析財務管理工作不當之處,針對性調整培訓方案,推動村級財務管理任務順利完成,最終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優化財務管理制度
規范財務管理行為的過程中,勢必要優化財務管理制度,以便正確指導財務管理工作,降低財務管理工作失誤率。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的同時,村級財務管理要求動態調整,基于此,應靈活改進財務管理制度,使財務管理工作有據可依。崗位責任制優化期間,根據財務管理要求合理分配管理任務,以此強化員工工作責任感,優質完成財務管理目標。現金管理制度改進后,實施專人專管模式,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系統化開展,全面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監督管理制度完善時,成立監督管理小組,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在組員支持下順利開展,提高財務監管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方興未艾,為推動財務管理水平邁向新臺階,應對財務信息公開化處理,并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優化財務管理制度,將農村經濟發展阻力全面清除,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發展。放眼長遠,我國農村財務管理路徑應與時俱進創新,這既符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又能有效解決財務管理問題,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