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工務段,河北 邯鄲 056001)
鐵路生產單位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主要借助重型軌道車來運輸路材路料,其主要涉及如下幾個生產環節:鐵路建設、設備維修養護以及相應的基建施工等,均大量使用軌道車在運輸鋼軌、軌枕、道岔軌件、石砟等路材路料。目前,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工務段承擔京廣正線、邯長線、沙午線、馬磁線的線路、橋涵及100多條專用線等維修養護任務。使用軌道車頻率比較高,對于對重型軌道車的管理而言,其難度較大,當前如何處理重型軌道車流動性強、設備老化以及提高司機素質等問題,是保證重型軌道車安全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工務段為了滿足工程需要設置了12臺重型軌道車,其中分為:機械傳動以及液力傳動。并且每臺車都設置有司機與副司機。重型軌道車主要承擔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路料運輸、防洪出巡、大修施工運輸料具等等。依據調查,現在主要存在如下問題:第一,軌道車運能緊;第二,地段線路長;第三,司機閃失不達標等。因此,根據生產運輸需要可以在線路上合理布置重型軌道車。對于單機頭重型軌道車而言,司機按照1主1副分配,對于雙機頭重型軌道車可以按照1主3副司機進行分配,主司機為帶班人,所有司機經過考試均為正司機。對于管理駐點而言,可以設置2-3個班進行換班,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重型軌道車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證日常的工作需要。
通過分析近幾年重型軌道車工作過程中出現故障發現,事故最突出地表現在司乘人員不遵守作業規程,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作業標準不合理,為此筆者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
第一,司乘人員在業務方面素質有待提高。目前我國鐵路現役的重型軌道車司機大部分都沒有大中專院校機車駕駛學習經歷,缺乏機車駕駛及相應的維修理論,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較多的違章行為,給重型軌道車運用帶來較多的風險。第二,對于司乘人員而言,在工作的過程中作業標準不合理。有的司機在開始工作之前,并不對制動機進行“五步閘”試驗,從而出現保壓時間嚴重不足。主副司機在對數據進行監控時,并沒有進行雙人核對機制,因此往往在顯示器上面出現不一致的數據,這樣會使得GYK監控裝置不正常開口。有的司乘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呼喚應答姿勢不對以及語音不一致的現象等。第三,對于應急問題,司乘人員反應遲緩。對于乘人員在安全風險方面安全意識相對較差,不熟悉應急流程。
第一,重型軌道車司乘人員在對軌道車進行保養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意識。軌道車需要保養的環節主要由:軌道車車鉤、制動缸活塞以及相應需要添加潤滑油的地方。第二,檢修人員業務能力有限。因此對于重型軌道車的維修問題,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與此同時,由于軌道車分布相對分散,日常運行于管內各個點上等待作業,因此一旦出問題,檢修人員并不能及時的進行處理,從而導致重型軌道車長時間擺車待修,更有甚者是帶病出車,這樣給重型軌道車的設備質量埋下安全隱患。第三,日常保養僅限于形式。由于重型軌道車在從事生產的過程中,其需要擔負較多的任務,因此維護的時間比較短,僅僅進行應付保養檢查。
第一,工作人員的培訓效果不理想。當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得到理論合格證后,大多數僅僅是在旁觀學習之后,在進行操作開車,因此時間經驗不足。職教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形成相應的考核機制,也未結合現場時間開展工作,致使段與車間管理人員在進行標準化指導時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第二,專業管理不合理,管理部門不能合理的判斷軌道車的安全風險情況,從而導致安全風險意識不足,最終再出現安全事故時不能達到有效地管控。第三,重型軌道車在如下幾個方面表現不足:生產運輸組織能力差、運用效率低下等。通常情況下,重型軌道車工作時,應該秉持如下原則:在實現中間站調車時,副司機在值班室盯控,而現場的司機需要單崗操作,而相應的調度單位不能執行單一指揮,更不能進行隨意指揮等。
第一,提高軌道車新入職人員的門檻。制定嚴格的人才選拔標準,操作人員必須有大中專院校機車駕駛專業的學習經歷、并且具備操作機車駕駛能力等。并且需要對其入職人員進行考核以及培訓。對于操作人員必須制定有效地考核機制,制定績效考核機制,并且對職工進行要求工作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學習以及安全理論考試,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重型軌道車駕駛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不斷優化員工的職業素養。第二,加大對司乘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優化標準化作業素養。建立軌道車司乘人員學習檔案,培訓應采取集中脫產培訓形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第三,加大獎勵力度,對于在培訓期間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獎勵。第四,重型軌道車責任到人,把包保責任機制歸入干部量化考核機制,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干部檢查指導的作用。
第一,優化職工的自檢自修能力。對從事重型軌道車保養的維修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日常維護的力度,這樣可以不斷優化維修人員的業務能力。第二,提高專業維修能力。相關部門應該構建重型軌道車維修的單位,可以讓維修人員到專業廠家進行培訓,從而極大地提高司乘人員的實操能力。第三,組建地勤小組。主要承擔軌道車維護保養,這樣可以給司乘人員提供足夠的休息時間。第四,開展跟車學習。對于新學員可以讓其跟著學習半年時間,這樣可以充分地了解每一個車型的操作流程以及相應的檢修流程,從而可以掌握設備應急事故的處理技能。
第一,集中調度指揮。管理部門應該組建運輸車間調度指揮中心,這樣可以對軌道車的運行進行安全管控,可以讓軌道車實現制度化的運行。第二,編制調車,形成“一站一圖”示意圖。這樣可以使得班組依據日常作業流程指導軌道車,這樣可以及時地發現風險點,并且可以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第三,加強數據分析。相關人員要借助GYK監控數據以及對應的視頻監控分析平臺,這樣可以對日常工作中機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從而最終落實標準化作業。第四,加大月度安全例會力度以及制定相應的問題分析會。在安全例會中可以對軌道車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突發性以及新的問題及時查找根源,這樣才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不斷提高安全施工系數以及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運輸擔負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軌道車數量亟待增加。與此同時,需要不斷優化司乘人員業務能力,必須使軌道車檢修能夠滿足配套齊全目標。因此,提高軌道車新入職人員的門檻,不斷優化軌道車司乘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相應的技能,構建重型軌道車維護隊伍,這樣才可以形成“人員標準化、設備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的局面。不斷優化重型道軌車專業管理水平,這樣才可以為我國鐵路重型軌道車管理使用標準化、規范化,提高重型軌道車管理水平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