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玉華
(廣州市海珠區菩提路小學,廣東廣州,510250)
隨著文學形式的多元化,繪本故事逐漸在全球范圍內流行起來,成為當今兒童讀物的“時尚標桿”,它以豐富的圖畫、簡短的文字深受學生喜愛。繪本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及其教育功能也日益得到學生家長與教師的認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繪本故事不失為一類合適的讀物,直觀的圖畫刺激著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理解力。最重要的是,繪本故事通過簡單易懂的故事情節向學生傳遞深刻的人生道理,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低年級教師應積極探索繪本故事的育人功能,嘗試將其應用到低年級學生的思想行為教育中,讓繪本故事幫助低年級學生解決與同伴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他們與同伴融洽相處。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對其進行真、善、美的價值引導至關重要。然而,單純而空洞的口頭說教無法打動學生,甚至會造成他們的逆反心理。例如,教師剛剛才告知學生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該用手拍打同學的身體,沒過多久就有學生來告狀說:“某某同學又打我了。”學生之間有小摩擦原本屬于正?,F象,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玩鬧起來不知輕重,因此經常出現“肢體交往”導致流血受傷等事件發生,將玩鬧升級為家長之間的矛盾。這種情況不僅造成了校園安全隱患,還傷害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不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培養與形成,同時降低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對此,教師可另辟蹊徑,從繪本故事中尋找更加有效的育人之道。
筆者發現,低年級學生對繪本故事有著極大的興趣。趣味生動的繪本故事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對周圍世界的關注。繪本故事也成為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窗口,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那么,繪本故事是如何通過圖畫和文字發揮其育人功能的呢?以筆者對繪本故事《石頭湯》的解讀為例:
(1)書名:《石頭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石頭能煮什么湯”?
(2)書名頁:一個湯碗和三塊堅硬黝黑的石頭。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石頭究竟能夠做成一碗什么樣的湯”?
(3)內文:一開始,繪本中出現三位名叫“?!薄暗摗薄皦邸钡暮蜕泻陀嘘P快樂的話題,意味著世人都有追求快樂的心理。接著,繪本利用鮮明的色彩帶出現實生活中蕓蕓眾生的特寫樣貌。圖文對照的信息告知讀者——“他們都努力工作,但工作都是為了自己,彼此也很少來往”,這引起學生的猜想——“這是他們不快樂的原因嗎”?
當和尚來到這個村莊時,一扇扇緊閉的門與窗象征著村民封閉的心,而樓上出現的一位穿黃衣服的小女孩,象征著希望與陽光。屋頂上的黑貓也出現在后續的頁面中,成為一個旁觀者。這樣的小細節會提升學生閱讀的樂趣。然后,三個和尚進入村莊,為村民煮石頭湯。村民紛紛從各自家里拿來食材煮這鍋石頭湯,并一同品嘗石頭湯。這帶出現場和諧的氣氛。最后,那只可愛的黑貓蹲在圍墻頂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點出了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如何通過分享找到快樂。
在閱讀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圖像及文字大致了解故事的情節、梗概,接收繪本所傳遞的作者心聲,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領悟到繪本中“真”的信息,產生“善”的意念,體悟到“美”的感受。通過閱讀不同的繪本故事,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觀點,領悟到不同的道理,逐漸學會理解周圍人的感受。透過一個個繪本故事,教師可以把許多深奧的道理輕松地傳達給學生,讓他們在繪本閱讀中理解真、善、美,可以讓學生通過繪本閱讀培養分享、合作、團結等良好的精神品質,使其意識到自己在建立和維護一個充滿愛的集體中的作用和價值。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友誼的建立期,他們經常會要求其他人服從自己的意志,導致與同學交往時產生一些矛盾。這些在成人眼中的“小摩擦”卻會成為他們的煩惱,甚至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問題:部分膽小內向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部分霸道、頑皮的學生變成“小霸王”,被疏遠、孤立等。
以一個二年級的學生為例,這個男生從一年級開始總喜歡讓其他人服從自己的意志。如果其他人不愿意,他就會生氣地動手爭搶物品或用粗暴的方式“教訓”這位同學,以致一年級升入二年級后,全班同學都遠遠地避開他,沒有一個人愿意跟他做同桌。若由這種不好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這個男生將漸漸在孤獨中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此,新接班的語文教師打算用繪本故事幫助包括這個男生在內的全體學生學會與他人融洽相處。
這位教師的主要做法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聲地讀繪本故事。她先為學生挑選了宮西達也的繪本《我是霸王龍》,指導學生在大聲朗讀中懂得在與周圍霸道的同學相處時,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不能厭惡、疏離或者孤立同學,而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同學,幫助同學改變自己。一周后,這位教師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大聲地朗讀《遇見你真好》《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等繪本故事,讓學生學會用禮貌的態度、溫和的語氣和同學交流,時常贊美、感謝同學。同時,這位教師還結合繪本故事在班級里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每天對同學說句溫暖的話”活動,讓繪本的神奇力量不知不覺地改變學生。一周后,那位霸道的男生會對同學說:“我想跟你一起玩,可以嗎?”第三周,教師帶領學生大聲地朗讀了寓意“團結就是力量”的繪本《小黑魚》《這是我的!》,致力引導學生團結合作,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漸漸地,有些學生開始親近班里的“小霸王”了。第四周的故事是無字繪本《十朵小云》,教師引導學生明白關愛他人就是贏得朋友的好方法,體會“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第五周,教師在閱讀課上與學生一起大聲地朗讀了詩歌繪本《你想要一顆星星嗎?》,并與學生一起創作了一本體現關愛的拉拉書。
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以“友愛交往”為主題的繪本故事大聲讀活動,這個班的學生學會了如何與同學融洽相處。特別是原先那個“小霸王”,現在不會再欺負同學了,甚至在班級里結交了不少朋友。
親子閱讀可以促進父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這種妙不可言的心靈對白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而穩定的情緒。父母溫和的眼神、親切又體貼的語言,對學生人格性情的良好發展極有助益。
每周繪本故事大聲讀活動結束之后,上述那位語文教師及時把學生當天讀到的繪本故事上傳到班級網絡群,借助親子閱讀的力量進一步滋養學生的心靈。她還給學生和家長布置了每天十五分鐘的親子閱讀任務,并要求他們填寫“繪本閱讀學習單”,用以展示親子閱讀的成效。以下摘自學生與家長一起填寫的“繪本閱讀學習單”——
鈞昊同學:
讀了《我是霸王龍》,我想說小翼龍很勇敢,它對人也很友善。
爸爸媽媽的話:希望鈞昊能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善良、友愛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寶麟同學:
讀了《遇到你真好》,我想說我要對同學說溫暖的話。
爸爸媽媽的話:語言是最好的溝通媒介,好聽的話,讓人溫暖和感動,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墨函同學:
讀了《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我想說不管好人還是壞人,我們都要善意地幫助他,最后壞人也會被我們感動。我也會幫助曾經打過我的衛同學。
爸爸媽媽的話:我們要和伙伴們團結友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幫助他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欣妍同學:
讀了《小黑魚》,我想說我們要聽老師和班長的話,團結在一起才不會受欺負。
爸爸媽媽的話:希望你能通過小魚的生活經歷學會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以下摘錄班中“小霸王”衛同學與其家長的對話——
衛同學:我最喜歡看《遇見你真好》《我是霸王龍》。我喜歡“抽抽搭搭”,它很可愛。我也要對同學說溫暖的話,他們就會跟我玩了。
爸爸媽媽:衛××每天回家都會纏著媽媽講這幾本書的故事,而且要反反復復地講幾次。這個月沒有同學家長再來告狀或要求我帶他們的孩子去醫院驗傷了。感謝老師和老師介紹的故事繪本。
在親子閱讀中,家長驚奇地發現原來繪本并不是一本簡單的、幼稚的圖畫書,這些看起來只適合低年段兒童的繪本其實蘊含著深奧的人生道理?,F在,家長也會借助繪本故事中的情節與人物適時地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解決與同伴交往時出現的矛盾或困惑,完成對孩子靈魂的塑造。
繪本故事在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健康品格的形成等方面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特·貝特爾海姆教授曾表示,學生在成長中面臨著許多心理壓力和困難。要想幫助學生消除這些壓力,教師就要站在他們的角度,使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繪本閱讀是一種十分恰當的方式,教師可利用繪本閱讀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行為方式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釋放內心的焦慮,獲得心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