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顏
摘要:從教育心理學看,要轉化后進生,必須關愛后進生,樹立他的自信心。平等對待,解開后進生的心理結癥。寬容耐心,給予后進生轉化的過程。嚴格要求,激勵后進生的意志品質。
關鍵詞:轉化 ;關愛 ;平等 ;寬容 ;激勵
所謂后進生,在教學實際中,一般是指那些學習成績總不理想的學生。與他們學習成績不理想相聯系的,是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往往不足,學習積極性常常不高,思維活動盲目性大,缺乏明確的思維指向性,或者雖有比較明確的思維指向性,卻沒有規范的思維活動,亦即思維活動缺乏條理性和計劃性,因此常常出現思維抑制、反應遲緩、知識準確度不高、歸納概括能力差和語言表達困難等現象。對此,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認為:只有幫助后進生建立健康的學習心態,才能有效地轉化后進生,發展后進生的智力。
一、愛后進生,樹立他的自信心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評論家索洛維依契克認為,師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建
立良好師生人際關系的情感基石。情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要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由此可見,“親師”是“信道”的前提。“親”的程度越深,師生心理距離越近,交流的渠道就會越暢通,心理疏導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效。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金鑰匙。古往今來,凡是獻身教育事業的教師,都熱愛自己的學生,凡是工作中取得成就的教師,都把心靈獻給學生。事實告訴我們,教師不但要愛優秀生,更應該愛后進生,教師的關愛應面向全體學生,要與后進生建立親密、真摯的情感關系,以朋友的方式進行談話、誘導、曉之經理、動之以情,進行關心、照顧,就能點燃后進生上進的火花。
每個學生都需要得到關愛,老師的愛對他們成長如雨露般滋潤和陽光般溫暖,一句簡單的寒冷問候,一聲簡單的生日祝福,都會給他們帶來心靈的撞擊,給他們增添信心和勇氣,種種愛的言行都會感化著同學的心靈。
二、平等對待,解開后進生的心理結癥
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素養與工作技術指導中指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應該是平等的朋友關系。作為與學生接觸較多的班主任,更應該與學生平等相待,同學生友好相處。教師必須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厚此薄彼。不論學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如何,教師都應該客觀民主、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尤其是對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更應格外地愛護。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被全體學生愛戴,才能增強師生之間的聚合力,形成健康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為營造一個適合學生身心和創新能力發展的環境,必須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我們必須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觀念,將新的師生關系引進課堂,帶入生活,建立和維持與學生親密無間,融洽協調,相互信賴的關系。每個教師都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網絡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傳統教育界中,教師處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著教育數學的全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基于師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展開平等對話與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習伙伴。師生學會相互傾聽、彼此欣賞、零距離接觸、無障礙溝通,雙方在表達與傾聽中共同分亨對方的經驗和體驗,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因此,教師應該調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中國有句俗話,叫“教學要教心”。我想這句話應該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方面的教心是教學生的心也就是注意學生心靈品德的教育,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第二方面是要和學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學生要有心靈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學生的心。當今善于做后進生朋友的教師,有哪個學生不喜歡他呢?這樣,后進生的心理結癥解開了,其他心理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寬容耐心,給予后進生轉化的過程
班主任要有豁達大度的胸懷,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后進生,不在一些小事上和學生斤斤計較,能夠容得下學生的一些缺點。表面看來,寬容似乎沒什么威力,更難說是一種教育學生的方法。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從教育效果的角度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好多時候寬容所蘊藏的威力,比指責、訓斥、批評的威力大得多。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驅散眉宇的陰郁,煥發重整旗鼓的力量。教師不能只是憑以往的印象,用老眼光看后進生,認為他們屢教不改,朽木不雕也。作家冰心說過:“淘氣的女孩是巧的,淘氣的男孩是好的。”要相信絕大多數后進生都具有基本學習能力,他們的學習愿望可以被激活,給點陽光就燦爛。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要看到他們也在不斷進步,不過慢了些罷了,只要努力,難說不會成為一種后發優勢。教師應該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來對抗自卑感,從而樹立起自信心。贊許和鼓勵往往可以增強后進生的自信意識。教師對后進生的期望無疑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
四、嚴格要求,激勵后進生的意志品質
寬容不等于縱容,對后進生嚴格要求是不能少的,有道是:嚴師出高徒。一是要求他們嚴格遵守學校有關的規章制度;二是要求他們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看似不近人情的嚴格做法,卻能使他人收益匪淺,以養成良好的習慣。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但多過的的批評和指責會造成個人自尊心的缺乏。教師批評后進生要慎重,要講藝術,可以一次只批評一個缺點錯誤,或者批評之前,先說幾句表揚的話,批評之后,能使其真正認識到這種嚴也是一種愛,而不是專門“找茬”。
此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各學科的知識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讓學生親近文學,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以達到增長他們的知識、豐富他們的情感、提高他們的修養的目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在體驗、享受知識美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和升華。
五、結束語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富于挑戰性的任務。克服消極因素,抓準其閃光點,同情、關愛、寬容他們,以誠相待,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要像園林工人愛護弱苗一樣,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扶植,促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