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巍
摘要:基于當前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理應對于教學實踐予以重視。除了向學生們傳遞基礎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們自主嘗試產品制作,進而使其綜合素養有所增強。當學生們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于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法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藝術設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思考方式
引言:
對于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其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主要是確保學生們完成知識學習之后,能夠做到學以致用?,F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各個行業均有了較大發展,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學校便需要轉變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整體素養展開培養,進而滿足市場需求。
一、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新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對于人才方面自然有了更高要求,除了知識足夠扎實之外,還要有著較強的實踐水平,并懂得如何與他人有效溝通。伴隨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于藝術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藝術教育有所發展。然而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由于起步時間較晚,導致人才培養工作存在諸多缺陷,具體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
其一,課程體系存在缺陷。諸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過于重視純美術基礎,而對于藝術設計方面有所忽視,從而使得課程內容和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脫離。
其二,一些教師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過于注重技能和藝術表現,而對于實踐部分有所忽視,從而使得學生自身的創新水平受到影響,無法達到預期。
其三,人才培養的模式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根據市場需求能夠得知,設計人才除了理論知識足夠扎實之外,還要有著較強的創意水平。在熟悉了崗位之后,還要掌握一些其他的多方面技能。然而當前教育工作顯然對于這一方面有所忽視,使得人才培養活動無法達到規定預期。
二、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法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對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其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以實踐性以及應用型為主,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相應的基礎人才。所以,高職院校在設計教學模式時,理應采取開放式辦學方式,并對于一些新型設計專業予以足夠重視。而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方面,同樣需要進行創新,以此確保學生們對于創新型人才的了解有所提高,從而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認真投入其中,完成相關基礎任務。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知識體系就會得到全面完善,不但對于基礎知識內容有所了解,而且懂得如何與社會崗位展開聯系,為自身個人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
(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通過對教學體系展開優化,可以確保人才模式得到有所明確,并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相應保障。一方面,學校理應嘗試提升實踐課程所占有的比例。畢竟藝術設計的對于實踐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學生們長期進行學習,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能夠設計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如果沒有機會得到鍛煉,自己的想法也就只能停留于紙面上,同時也無法了解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增加實踐課程,對于幫助學生提升自我來說意義重大。其二,教師理應轉變自身態度,對課程實踐的重視有所提高。在進行技能教學的時候,如果條件運行,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展開產品制作,通過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內容,繪制相關效果圖,并對其中各個環節展開體會。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綜合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當其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崗位的要求。
(三)充分利用教學基地
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通過應用實踐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在進行基地建設的過程中,理應結合教學的基本要求,添置相關設備,同時外部環境也要對市場崗位展開模擬。促使學生們在實際學習時,有一種臨時上班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讓學生們有機會自主嘗試,將原本獲取的知識內容,通過實踐的方式進行練習,而且還能提前進行職業體驗。此外,學校還需要和周邊企業展開合作,設立一些外部基地,促使學生有機會前往其中,直接參與實質性設計項目,并與崗位的工作人員展開交流。久而久之,學生們對于企業崗位的了解程度便會有所提高,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早期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由于應用的方法存在缺陷,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們的實際能力社會需求存在脫節。為此,教師便需要轉變教學模式,注重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促使學生們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逐步達到更高層次,為其自身的實際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需求。
參考文獻:
[1]田偉.淺議中職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神州,2017(18):205-205.
[2]赫榮定[1],馬麗娃[1].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23(1):11-13.
[3]齊興龍.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美術大觀,2018,No.364(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