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敏
摘要:小說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當前的小說教學有著一定的啟發(fā)作用。整本書閱讀相對于教材中單篇課文的閱讀而言,能為學生提供完整的學習情境,助于學生更好地領略小說的魅力,避免語文學習 中的碎片化傾向,因而在語文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小說節(jié)選類課文教學中要巧設思考,激發(fā)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學習多元化閱讀方法;教學中合理安排,統(tǒng)籌規(guī)劃;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應用多樣評價,注重反饋。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小說節(jié)選;課文教學
一、小說節(jié)選類課文與整本書閱讀相結合的必然性
(一)小說教學模式的固化
小說閱讀中固有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這是一直以來這三要素都是小說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并且是多年不變的內容。多數語文教師在講解小說時,多是從這三要素著手,并且強調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按部就班的形成一種固定的小說教學。從而使得小說教學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師生皆知的教學定式,小說閱讀教學也就在課堂中變得枯燥無味而缺乏生機,學生因此對小說閱讀便難以提起興趣,小說閱讀能力水平也就難以提高。教學中雖然事半功倍更好,很多的一套多用在教學中盛行良久。但是每一篇小說都是獨特的存在,固定的教學模式雖然省時省力,但是卻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缺乏對小說閱讀的主動性,造成小說閱讀教學陷入僵局。
(二)學生學習主體性缺失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可或缺,教育的重要使命便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意識,作為 教師本應該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勇于質疑,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而現實當中大部分教師早已經習慣性地將自己的主體意識在付諸在小說教學當中,講解過程中按照自己的解讀,以教學參考書以及網上參考資料為依據進行授課,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教師解讀。語文課堂上,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只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喪失了主動性,沒有機會親自走入小說文本當中,去感受小說情境,體會人物情感。如此固化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去實施小說教學,最終將使學生喪失閱讀興趣,無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使學生逐漸喪失主動性,失去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三)對小說的不完整解讀
高中語文教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編排呈現的文章,其中的小說也都是經典。但是小說文本因課本及其自身的篇幅所限,以及為了滿足教材或者單元教學的要求,在當前教材中或以小說節(jié)選、或以名著導讀的形式出現。小說節(jié)選多為長篇或短篇小說中的部分、完整的節(jié)選或者刪減,以一部短篇文章的形式呈現出一個小的故事情節(jié)。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小說閱讀教學實踐對選文、情節(jié)梗概的重視,而忽視了“整本”小說。這種割裂的教學的直接后果就是會造成小說閱讀教學中對人物理解斷章取義,不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教師課程教學零碎蕪雜,學生學習閱讀淺嘗輒止,對原文內容理解不完全、不透徹,不能夠理解小說原文所要表達的深刻意義以及想要反映的社會現實,損害了原文主題的深刻性。
二、指向整本書閱讀的小說節(jié)選類課文的教學策略
(一)巧設思考,激發(fā)興趣
在小說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設置能夠引發(fā)思考的問題,教師既要完成既定的課文教學任務,也要針對節(jié)選類小說課文引導學生課后閱讀整本書,但是為了避免學生缺乏興趣,敷衍了事,教師要在授課當中適時合理的補充相關的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以此來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有針對性的設置相應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思考,培養(yǎng)思辨能力。
(二)指導多元化閱讀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他日出校之后,為了需要與興趣,一輩子須閱讀各種書籍文字,這種閱讀都是所謂應用。”[1]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鑒賞。”在高中小說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適時使用比較閱讀法,選擇合適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生疑、質疑,鼓勵他們主動思考,在解疑的過程中步步推進,加深對小說文本的理解,提升閱讀鑒賞能力。[2]
由此我們要明白在閱讀教學中閱讀方法的重要性,作為教師在小說節(jié)選類課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多元化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并且延伸到課后的整本書閱讀中靈活應用。如精讀、略讀、文本細讀、比較閱讀等等。
(三)合理安排,統(tǒng)籌規(guī)劃
教師在小說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教學,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首先立足教材全篇,制定好小說教學計劃,合理的安排好小說教學;同時教師要通曉教材全部內容布局,基于教材,精選文章內容進行適時補充教學,做到有選擇性,以精彩片段引起學生繼續(xù)深入閱讀的興趣;另外還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情況,時刻依據學情,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會閱讀,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學會閱讀思考和反思;最后要放眼全局,全面掌握,根據節(jié)選類小說課文引導學生延伸到整本書閱讀,防止學生盲目閱讀,做好課外指導。
(四)任務驅動,自主閱讀
根據高中語文新課標學習任務群中“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教學目標等制定教學任務,建立完整的小說閱讀教學“任務群”,以“任務”來驅動節(jié)選類小說課文教學,并且做到關注學生,明白學生的個性需求,建構有選擇性的小說內容教學。為了完成一個大的教學任務,課堂都是由許許多多個小人物組成,根據單元主題可以適時的建立群文,以此來有聯系的切實完成小說類節(jié)選課文教學中的每個教學任務。可根據單元主題下的節(jié)選小說課文,進行整本連篇閱讀,將幾本書進行比較閱讀,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與單元教學任務相結合,促進單元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可以教師自身通過選擇,組成群文閱讀,制定相應的閱讀任務。但是前提是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學生學有余力的情況下,群文不可以超過三本。在教學中制定多項小任務,以任務驅動學生去完成相應的閱讀,并且要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構建自主意識,學會自主閱讀。
參考文獻:
[1]葉圣陶.略讀指導舉隅[M].上海:中華書局,2013:9-10.
[2]施周玲.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 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