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
摘要: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繼承發展了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三個有利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中蘊涵的人民性,創造性的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在重大戰略構想都堅持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人民最關切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凸顯了新時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關鍵詞:人民性;新時代;新思想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衍生了諸多社會問題,黨能否堅持人民立場作為黨執政的根本政治立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過程中關乎興衰成敗的關鍵。自建黨以來我國一直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也不斷豐富發展,人民性貫穿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全程。新時代新思想的人民性,不是新的黨中央集體的獨創成果,而是繼承發展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新時代新思想繼承并創新發展了其人民性內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事業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對“群眾路線”的繼承發展
群眾路線思想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基礎上,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包括人民群眾是歷史主體、群眾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相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四個方面。群眾路線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準則和宗旨。國內外局勢的深刻變化以及人民需求的不斷提高,對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不僅是歷史的創造者,還是能夠決定黨和國家未來命運的主要力量。因此,必須堅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新時代新思想吸收了群眾路線思想的合理內核把黨的群眾路線視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彰顯了人民性。
二、 對“三個有利于”的繼承發展
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提出先富帶后富,通過改革開放政策帶領中國走出貧困。改革開放初期,針對外界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性質存在的疑慮,提出了衡量改革成效的標準“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勢必會影響千萬人民的切身利益,另外片面追求經濟快速發展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已不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倳浽谥醒肴嫔罨母镱I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提出:“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睆氖欠裼欣谌嗣裆钏降奶岣咿D向帶給人民群眾實在的獲得感,是對“三個有利于”創新發展,是針對當前改革現狀做出的評價準則,是時刻將人民性融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必然選擇。
三、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發展
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吸取蘇共解體的教訓以及國內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滋生的貪污腐化現象,提出了關于黨的建設應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為黨應該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領導集體繼承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強化黨建設的深度。致力于解決在一定歷史時期造成的黨的領導能力弱化、公信力下降等問題,實施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并旗幟鮮明的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論斷。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最大的區別在于黨的根基、血脈和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在人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印證了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人民性是相統一的。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更應以人民的訴求作為執政工作的出發點,以人民的獲得感作為執政水平與能力的評判標準,將人民性貫徹執政理念的始終。
四、對科學發展觀的繼承發展
黨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立足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吸取國內建設經驗與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提出中國的發展應堅持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诖?,黨的十八大后,黨中央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同時結合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現實需求,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完善,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新境界。新發展理念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發展體系,它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民,人民既是新發展理念的產生源泉又是踐行者與成果的共享者。
參考文獻:
[1]夏玉漢.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J].學術探索.2018,(10)
[2]趙明芳.解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意蘊[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8,(8)
[3]張暉.充分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J].北京教育.2018,(2)
[4]劉建濤,閆博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特質[J].蘇州科技大學學報.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