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棟 付宏浩
摘要:裝配式建筑體現了現代建筑的產業化特征。這種建筑方式提高了建造速度,減少了施工現場環境污染,提高了建造效率。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發展對促進現代建筑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诖耍疚年U述了裝配式建筑設計的要求及其特征,對裝配式建筑應用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節能環保、速度快、降低成本
一、背景
裝配式建筑規劃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臺,2015年末發布《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決定2016年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進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臺《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計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年2月22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要求要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2016年7月5日住建部出臺《住房城鄉建設部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名單》并公布了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建設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名單;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 ,對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重點區域、未來裝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標、重點發展城市進行了明確。
二、發展階段
裝配式建筑在我們國家的發展共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是裝配式建筑的起步期,當時中國主要是學習蘇聯的技術。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屬于裝配式建筑的探索期。從理論的建立,到國家標準規范的制定,已經做了相當長時間的技術儲備,并有實際項目的落地。第三階段是轉型實踐期,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第四階段時快速發展期,從2010年到現在。特別是2013年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下發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這對于中國裝配式建筑落地和實施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
三、裝配式建筑應用的現狀分析
1、裝配式建筑在國內應用的現狀分析。裝配式建筑在我國應用開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并且應用最多的是多種預制屋面梁、預制空心樓板、大板建筑、吊車梁、預制屋面板。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現澆式混凝土建筑體系逐漸取代了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隨著科技的進步,提高了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并且由于預制構件加工精度與質量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應用不斷升溫。目前國內的一些知名建筑企業如上海萬科集團、上海瑞安集團等開發的項目中均采用了裝配式建筑,取得了較好的實踐價值和示范效果。我國香港、臺灣地區裝配式建筑應用比較普遍,香港屋宇署制定了完善的預制建筑設計和施工規范,高層住宅多采用疊合樓板、預制樓梯和預制外墻等方式建造,廠房類建筑一般采用裝配式框架結構或鋼結構建造。
2、裝配式建筑在國外應用的現狀分析。二戰后裝配式建筑以其建造速度快,生產成本低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廣。作為工業革命源頭的歐洲,建筑工業化比較發達,裝配式建筑得到廣泛應用。西歐發達國家如法國、英國等,對裝配式大板建筑進行了重點發展,總結了建筑構件生產施工過程中的經驗,研發了一套專用于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體系。美國提出將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作為美國建筑業發展的契機,帶來了裝配式建筑在美國二十年來長足的發展。二戰后的日本,建筑工業化處于世界先進水平,日本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在亞洲也處于領先地位。日本現有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房屋是裝配式建筑。
四、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前景分析
1、裝配式建筑結構構件設計的節能環保。結構構件是裝配式建筑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構件裝配主要是用于高層、中層結構的施工,初始時并不需要對所有構件都實行裝配,可以優先進行外墻保溫墻板的預制問題,將外墻裝飾層、保溫層、結構層合三為一,這樣制成的預制板不但能夠明顯加快工程施工,而且又避免了墻體外腳手架的搭設、外墻保溫層的鋪設,既消除了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又確保了工程施工質量。結構的內承重墻仍可考慮現場澆注,樓板采用預制樓板或者疊合樓板,取消樓板支模的施工;對于隔墻、樓梯、陽臺等,可以使用工廠預制構件,以避免抹灰作業。采用以上措施后施工現場現澆混凝土工程量仍很多,但由于商品混凝土站的增多以及泵送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實現混凝土澆注機械化作業。對于6層以下的多層住宅,可以結合標準住宅設計而采用全裝配結構;對于鋼結構及框架結構,可以采用永久性模板和疊合樓板充當建筑物的樓板。
2、裝配式建筑向減少建筑工程濕作業的發展。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應當逐漸減少抹灰、砌筑等濕作業,盡可能采用構配件工程預制、施工現場組裝的辦法,如可以采用兩面不抹灰的輕制隔墻板來充當隔斷墻。在墻體砌筑時,應當推廣采用規格統一、不需要抹灰即可砌筑的砌塊,還可適當加大砌塊的尺寸。
3、國家相關政策指導,使得裝配式建筑發展具有廣闊前景。近幾年國家提出了建筑市場的相關政策,鼓勵裝配式可持續建筑的發展,還特別專項設置了產業化技術指標和體系化技術,為大量、快速的住宅建設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從根本上全面推進了綠色建筑行動。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政策之下,隨著相關政策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建筑業正向著綠色建筑和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轉型,作為建筑產業化重要載體的裝配式建筑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建設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等環保政策的提出,裝配式建筑施工已成為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裝配式建筑施工實現了預制構件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運輸物流化以及安裝專業化,提高了施工生產效率,減少了施工廢棄物的產生。因此裝配式建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郭章林,梁婷婷.淺談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價值工程[J].價值工程,2017